[实用新型]一种密集型无跳接光缆交接箱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49275.2 | 申请日: | 201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26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龚甘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科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332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集型 无跳接 光缆 交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一种光纤交接箱,特指一种密集型无跳接光缆交接箱。
【背景技术】
光缆交接箱是为主干层光缆、配线层光缆提供光缆成端、跳接的交接设备。目前,现有的光缆交接箱中的熔接配线一体化模块都是与熔接终端成1∶1配置,实现跳纤来完成光缆的配线与调度,这样一来就会出现光缆交接箱内的跳纤与跳纤相互交叉或重叠,使得走线越来越复杂不利于操作人员对设备的安装与维护。以288芯为例,288芯即由144芯主干层光缆和144芯配线层光缆来完成交接功能,常用规格有144芯、288芯、576芯;外形尺寸分别为:144芯(1120*600*320)、288芯(1460*750*360)、576芯(1460*750*600)。另外,对光缆交接箱内的熔接配线一体化模块中的适配器,现有技术多采用适配器对适配器,也就是点对点,即每个用户通过一根跳纤来完成配线与调度,这样一来就看不出来哪个用户业务是开通还是未开通;从另一方面来说,采用点对点的方式也就是采用两个适配器,这样就多了一个插入损耗,而每节省一个插入损耗(0.5dB)就可以多传输一公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密集型无跳接的光缆交接箱,在不增加光缆交接箱体积的前提下增大光缆交接箱的容量,降低维护和组装的难度、简化结构,使得路由更加清晰。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一种密集型无跳接光缆交接箱,包括箱体、熔接配线一体化模块、走线槽、配线模块、引缆板、停泊区、光缆固定装置、缓冲装置及横梁、立柱;所述走线槽、配线模块设于箱体顶部的上横梁上以竖式排列;所述熔接配线一体化模块通过立柱安装于箱体的两侧以横式排列;所述引缆板设于箱体两侧的侧立柱上;所述停泊区设于下横梁上;所述缓冲装置设于熔接配线一体化模块与停泊区之间;所述光缆固定装置设于箱体的底部。
优选地,所述配线模块有24个,其中最大配线数为288芯。
优选地,所述熔接配线一体化模块有24个,其中最大主干光纤数为288芯。
优选地,所述停泊区的停泊位包括24排,最大停泊位为288个。
优选地,所述熔接配线一体化模块、配线模块、停泊区采用导轨式安装。
本实用新型在应用时,光缆固定装置将光缆引入引缆板后通过走线槽分别进入熔接配线一体化模块、配线模块内再与尾纤熔接,在业务开通时尾纤经过缓冲装置进入到熔接配线一体化模块与适配器连接,无需开通业务时尾纤经过缓冲装置进入停泊区停靠在停泊位上,因而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用户可直接清楚地看到用户端口的在用与剩余的情况;2)由于去除了配线光缆适配器,实现了配线光纤点到点的模式,使得路由更加清晰,降低了光缆运行维护成本,大大降低了成本;3)采用无跳接模式,增大了容量,是现有的无跳接光缆交接箱的2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号说明:1熔接配线一体化模块、2走线槽、3配线模块、4光缆固定装置、5引缆板、6停泊区、7缓冲装置、8箱体、9上下横梁、10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详细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参见说明书附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密集型无跳接光缆交接箱,包括箱体8、熔接配线一体化模块1、走线槽2、配线模块3、引缆板5、停泊区6、光缆固定装置4、缓冲装置7及横梁9、立柱10;所述走线槽2、配线模块3设于箱体8顶部的上横梁9上以竖式排列;所述熔接配线一体化模块1通过立柱10安装于箱体8的两侧以横式排列;所述引缆板5设于箱体8两侧的侧立柱10上;所述停泊区6设于下横梁9上;所述缓冲装置7设于熔接配线一体化模块1与停泊区6之间;所述光缆固定装置4设于箱体8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配线模块有24个,其中最大配线数为288芯。
本实用新型优选所述熔接配线一体化模块1有24个,其中最大主干光纤数为288芯。
本实用新型所述停泊区6的停泊位包括24排,最大停泊位为288个。
本实用新型所述熔接配线一体化模块1、配线模块3、停泊区6采用导轨式安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科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科隆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492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医学影像观片灯
- 下一篇:一种热熔型光纤快速连接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