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伴冲洗引流管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49941.2 | 申请日: | 201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16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07 |
发明(设计)人: | 刘吉盛;吴国刚;晋庆波;刘显义;曲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1/0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冲洗 引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外科手术用引流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伴冲洗引流管。
背景技术
随着直肠肛管解剖生理和直肠癌浸润转移规律的深入研究,以及吻合器的临床应用,低位、超低位直肠癌的手术保肛率明显提高,但吻合口漏仍然是术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文献报道的发生率为4.4~18%。造成吻合口漏的原因很多,除了吻合技术、局部血运障碍、吻合肠管张力过大外,感染是吻合口漏发生的重要原因,由于肿瘤所在部位位于腹膜返折以下,手术创面较大,渗血、渗液较多,且吻合口部位较低,积液、积血多位于此。传统的单腔引流管没有冲洗功能,非常容易堵塞;普通的双套管由于侧孔小、管腔细、引流不畅等原因,往往过早地丧失了引流功能,而使该部位积血、积液无法引出,甚至继发感染,严重影响局部组织愈合及肉芽组织生长。目前国内、外报道多采用骶前双套管负压引流法保守治疗,因经常发生阻塞,无法保持盆腔引流通畅,影响漏口愈合。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伴冲洗引流管,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在双套管侧伴冲洗管,使吻合口保持持续冲洗引流状态,降低低位直肠癌吻合口漏的发生率,促进吻合口愈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伴冲洗引流管,包括由内管和外管组成的双套管,在双套管外侧平行设置冲洗管,所述冲洗管内径0.2~0.3mm,外管与冲洗管相连处不少于两处。
所述外管长35~40mm,内径0.8~0.9mm,距末端6~8mm的范围内均匀分布3~4个椭圆形侧孔,侧孔长度方向与外管轴线平行,侧孔宽度为2~3mm。
所述内管外径0.4~0.5mm,内管的头端比外管缩进0.4~0.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引流效果良好,符合低位、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引流要求,降低了低位直肠癌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对于其他手术吻合口患者也适用,避免感染,促进吻合口愈合,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管 2-外管 3-冲洗管 4-侧孔 5-腹壁 6-缝合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见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伴冲洗引流管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包括由内管1和外管2组成的双套管,在双套管外侧平行设置冲洗管3,冲洗管3内径0.2~0.3mm,外管2与冲洗管3相连处不少于两处,一般在外管2两端设缝合处6。外管2长35~40mm,内径0.8~0.9mm,距末端6~8mm的范围内均匀分布3~4个椭圆形侧孔4,侧孔4长度方向与外管2轴线平行,侧孔4宽度为2~3mm。内管1外径0.4~0.5mm,内管1的头端比外管2缩进0.4~0.5mm。内管1和外管2的缝合处6设于外管2的腹壁5外侧一端。
在低位、超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该引流管在关闭盆底腹膜前经左下腹壁戳口由腹膜外置入,管端距吻合口2cm左右,并与皮肤固定。向冲洗管3内缓慢滴入生理盐水,流量约1500ml/d,内管1接持续负压吸引,压力约20~40mmHg,应用中要注意观察引流情况、引流量、引流液颜色及性状,若发生阻塞,应及时调整引流管位置,确保有效引流。术后7天左右,当引流液每天少于15ml,可停负压,拔除内管,改为外管接引流袋,观察2~3天,若无异常可拔管;若有肠漏迹象,如引流管有混浊粪样物排出,或夹杂脓血、或采用其他方法证实为吻合口漏,需继续放置内管持续冲洗引流至肠漏愈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总医院,未经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499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