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矿井避难设施的电磁门锁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50004.9 | 申请日: | 201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703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中来;高进可;方海峰;亢生彩;李民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中来 |
主分类号: | E05C19/16 | 分类号: | E05C1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00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矿井 避难 设施 电磁 门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门锁,尤其是一种矿井避难设施的电磁门锁。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矿井避难设施的舱门,大部分都没有安装门锁装置,因而在矿井正常生产时无关人员可以随意进入到救生舱内部,造成救生舱内设施及装备的不安全性以及避难设施管理的复杂性;个别矿井避难设施的舱门安装有机械式门锁装置,例如加挂锁头,平时虽然可以阻止无关人员的进入,但却不能保证在矿井事故发生后避难人员的及时进入。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加强对避难设施人员进出的管理,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矿井避难设施的电磁门锁。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矿井避难设施的门框上,安装电磁锁体,电磁锁体由电磁线圈和导磁体组成,电磁线圈缠绕在导磁体上,当电流通过电磁线圈时,导磁体上产生磁力,该磁力吸住矿井避难设施钢制的门,起到锁门效果,当断掉通过电磁线圈的电流后,导磁体上的磁力消失,门即可打开。为了增加电磁吸力,可以在矿井避难设施的门上安装一块吸附钢板,吸附钢板位于电磁锁体和矿井避难设施门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矿井避难设施舱门的门锁问题,加强了对矿井避险设施的管理,设备方便、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磁锁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图1、图2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在矿井避难设施的门框(2)上,安装电磁锁体(3),电磁锁体(3)由电磁线圈(4)和导磁体(5)组成,电磁线圈(4)缠绕在导磁体(5)上,正常状态下,有电流通过电磁线圈(4),导磁体(5)上便产生有磁力,该磁力吸住矿井避难设施钢制的门(1),起到锁门效果。当有人员需要进入避难设施时,通过电子密码锁、磁卡等门禁系统进行身份识别,门禁系统判断是属于允许进入的人员时,门禁系统将电磁线圈(4)的电流切断,导磁体(5)上的磁力消失,门(1)即可打开。当矿井发生事故后,救灾人员为防止事故扩大而立刻切断电源,门禁系统断电后,电磁线圈(4)的电流消失,导磁体(5)上的磁力也消失,门(1)即可打开。为了增加电磁吸力,可以在矿井避难设施的门(1)上安装一块吸附钢板(6),吸附钢板(6)位于电磁锁体(3)和矿井避难设施门(1)之间。
本实用新型虽然只描述了在避难设施门框上安装电磁锁体,但是涵盖了通过各种连接机构固定在门框上安装电磁锁体的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导磁体可以是硅钢,也可以是铁粉芯、陶磁体,或者其他磁导体材料。形状可以是圆柱形、U字形、山字形,或者其他任意形状。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矿井避险设施,可以是移动式救生舱、避难硐室,也可以是其他矿井避难设施。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矿井,可以是煤矿、铁矿、铜矿,也可以是其他矿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中来,未经王中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5000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