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锥形转子进料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50116.4 | 申请日: | 201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700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袁绍生;袁英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乡电电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K3/00 | 分类号: | F23K3/00;C10J3/30;C10J3/5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锥形 转子 进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质秸秆进料机械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行锥形转子进料器。
背景技术
生物质燃料气化炉、直燃锅炉、造纸厂、木材加工厂等使用的原料是农业、林业生产的废弃物如稻壳、麦秆、玉米秆、棉花秆、木屑、树枝条、树皮以及它们的压块等。这些原料从料仓给入到燃烧装置时,由于燃烧装置中通常有压力(正压或负压),会发生回火或漏风现象。如果回火则会使给料系统着火,如果漏风则会降低燃烧效率。目前的进料系统中有的不采取任何措施,这样存在安全隐患;有的采用普通的星形给料器,但这种进料器在用于生物质原料时容易卡堵,而且很容易磨损,一旦磨损则产生漏风,起不到防火回和防漏风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进料设备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新型秸秆机械进料设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锥形转子进料器,锥形转子进料器,包括壳体,壳体内安装有一个锥形的转子,转子由4-8片径向的叶片、端板和中心轴组成。
转子通过两端装在轴承座内的轴承支承在壳体上。转子在轴向的位置是可以调节的,通过转动手轮使顶升螺杆旋转推动轴承滑套移动,从而带动转子轴向移动。
在进料器壳体的进料口两侧各装有一把刮刀,刮去转子表面的物料,防止带入壳体与转之间的缝隙内,避免卡料。
由于本进料器采用了锥形的转子,壳体的内壁也是锥形的,而转子在轴向位置是可以调节的,因此转子与壳体内壁之间的间隙是可以调节的。当转子外表面磨损而间隙变大时,通过调节转子的轴向位置,确保间隙合适,防止回火漏气,大大延长进料器的使用寿命。
在壳体进料口的两侧各装有1把刮刀,此刮刀可以刮去粘挂在转子叶片上的物料,防止物料带入转子与壳之间的缝隙中,使转子进料器不卡料。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锥形转子进料器的正视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锥形转子进料器的侧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锥形转子进料器,壳体8的内部装有一个锥形的转子7,转子由4-8片径向叶片13、两端的端板和转子轴9组成。转子7通过两端装在轴承座7、10内的轴承支承3、11在壳体上。物料从壳体8的进料口落入到锥形转子7的上部叶片间,转子在驱动装置12的带动下旋转,当装入物料的叶片转到壳体8下部时,物料依靠自重从叶片间滑出,完成进料过程。转子上的4-8片叶可以保证在任何位置至少有两片叶片与壳体内侧接触,从而隔断进出口这间的联系,防止漏气。
在非传动侧的轴承3与轴承座6之间是一个可以移动的滑动轴承套4,这个滑动轴承套4与调节螺杆2通过螺纹副连接。调节螺杆2外端装有手轮1,转动手轮1,调节螺杆2旋转从而推动转子7轴向移动。调节到合适位置,用锁紧螺钉5固定。
在壳体8的进料口的两侧各装有一把刮刀14,这把刮刀14可以把粘挂在叶片上的物料刮下,防止进入转子与壳体之间的缝隙中而卡料。
在转子轴9的传动侧连接传动装置12,传动装置12由减速电机和链条传动副组成。转子7在传动装置12的带动下不停地旋转,从而完成进料过程。
物料从壳体8的进料口落入到锥形转子7的上部叶片间,转子在驱动装置12的带动下旋转,当装入物料的叶片转到壳体8下部时,物料依靠自重从叶片间滑出,完成进料过程。驱动装置不停地转动,则进料就不停地连续进行。由于转子7在任何位置都至少有2片叶片与壳体的内侧接触,从而隔断了进出口之间的直接联系,达到防火、漏气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乡电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乡电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5011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