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块复用式台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50415.8 | 申请日: | 201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22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林明杰;苏筱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灿坤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6/00 | 分类号: | F21S6/00;F21V21/002;F21V21/06;F21V3/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块 复用式 台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室内照明装置,具体是一种具有模块复用功能的台灯。
背景技术
台灯是室内照明十分常见的产品,通常的台灯具备工作面的照明功能,但不再具有其他额外的功能;另一方面,室内家居照明产品中,便携照明设备,例如手电,也是常见甚至必备的工具。通常,台灯与手电在习惯和产品中并没有任何关联。作为产品设计,模块化和复用是一种有利于使用和生产的实践,使可以相关的产品能够从结构和使用上进行复用,一方面可以节省产品成本,另一方面也可以用户开支,带来新的用户体验。如上所述,台灯与便携的手电,往往未见于这方面的应用。如何设计复用此二者,则成为复用产品设计的一个全新的诉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台灯与手电未见复用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模块复用式台灯,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模块复用式台灯,它包括:
一底座,放置于工作面,具有电源输入口,以及有一个朝上设置的支座;
一灯主体,放置于所述底座上,包含具有指向性照明功能、带有储能件的一聚光头、连接所述聚光头和储能件的一功率输入接口和一尾座;所述尾座活动插接于所述支座;以及
一遮罩,该遮罩阻挡于所述聚光头出光范围内,且具有可将其所阻挡的光线部分反射至工作面的反射面;
其中,所述底座上还包括当所述尾座插接固定于所述支座时可对所述功率输入接口供电的功率输出接口。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优选者,可以在如下方面具有改进:
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功率输入接口包含输入导电触点,位于所述尾座;所述功率输出接口包含输入导电触点,位于所述支座;所述输入导电触点和输出导电触点在所述尾座插接固定于所述支座时处于连通位置。
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功率输入接口和功率输出接口为非接触式无线功率传输模块。
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储能件包含可充电蓄电池。
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储能件包含超级电容。
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灯主体为直筒型形态,所述聚光头与所述尾座分列于两端;所述聚光头的机械轴与所述灯主体同轴。
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遮罩还包括一匀光面,该匀光面覆盖区域包括来自所述聚光头以及经由所述反射面反射的出射光束投影。
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聚光头采用发光二极管的光源。
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聚光头的机械轴在所述灯主体与底座固定时竖直朝上;所述反射面竖直朝下位于所述聚光头上方。
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遮罩和匀光面为一体成型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1.灯主体得到手电、台灯的功能复用,取用方便,操作简单,因此在用户体验上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2.台灯本身模块化,其配件、装配等均与配套手电整合,节约了诸如模具、生产周期、原材料等成本,同时装配简单,因而有利于规模生产,
可以低投入换取较高的效益并提升产品的自身价值。
3.选用无线功率传输形式的的功率输入/输出接口将进一步拓展底座功能,使产品功能易于扩充。
4.外接直流稳压电源的形式易于满足安全规范,利于产品认证和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侧面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分解状态示意图;
图3是图1实施例底座10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侧面示意图;图2是图1实施例分解状态示意图;图3是图1实施例底座10的俯视示意图。结合此三图予以说明:
底座10为一扁平状矩形板,放置于工作面上,其底部是带防震垫18的底板17,底板17上放置配重块16,确定整个装置的重心。
支座11为一竖直筒形结构,其开口朝上设置;在底座10上还有电源输入口12;此电源输入口12外接一个低压直流稳压电源(未标示),由于是采用低压直流的输入形式,所以利于产品通过认证及保证用户的使用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灿坤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漳州灿坤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504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