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旋转接头结构改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50780.9 | 申请日: | 201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46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1 |
发明(设计)人: | 杨基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基东 |
主分类号: | F16L27/08 | 分类号: | F16L2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旋转 接头 结构 改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转接头结构改良,尤指座体的通道内侧处定位的环凸部上套接有两O型环及O型环间的硬质垫圈,并藉由硬质垫圈形成结构支撑与隔离,用以防止两O型环因重叠压缩而影响或丧失原有单一O型环的功能,更能有效延长整体使用寿命。
背景技术
一般适用于纺织、造纸、橡胶、塑胶及化学等业界生产母机于旋转中输送流体的旋转接头,由于考虑到旋转输送进行时的气密性,以避免流经旋转接头中的流体产生泄露的情况发生,因此,其结构上即需要呈现完全密封的状态,请参阅图2及2A所示,为习用旋转接头的侧视剖面图及图2的局部放大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其中该座体A的通道A0内壁面处设有阶部A1,并于阶部A1处定位有浮静环B,且浮静环B上的环槽B1内套接有O型环B2,另于座体A的通道A0内则枢设有一旋转轴C,并于旋转轴C的通道C0一侧处结合定位有回转环C1及位于回转环C1与旋转轴C间所套接的O型环C2,且回转环C1抵触于浮静环B上来达成闭锁止漏的效果。
然而,该O型环B2套接于浮静环B上适当配合尺寸的环槽B1内,并利用O型环B2弹性变形压缩迫紧于浮静环B与座体A的通道A0间内、外径公差所形成的间隙来达到止漏的效果,但因O型环B2长久使用后容易产生永久变形或材质老化,而无法保持原有的弹性压缩功能,当流体流通至浮静环B与座体A的通道A0间所形成之间隙时,便会造成有泄漏的情况发生。
再者,请参阅如图3及3A所示,为另一习用旋转接头的侧视剖面图及图3的局部放大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其中该O型环B2套接于浮静环B上适当配合尺寸的台阶状上,除了同样为利用O型环B2压缩迫紧于浮静环B与座体A的通道A0间内、外径间隙来达到止漏的效果外,并在浮静环B后端再依序加上一推 环B3及弹簧B4来保持推力,当O型环C2于长久使用产生弹力疲乏时,可通过弹簧B4推抵于推环B3来推挤O型环C2保持内、外径间隙处的紧度而不泄漏,但因O型环B2长久使用后仍会产生永久变形或材质老化,使浮静环B与座体A的通道A0间内、外径形成微小缝隙而无法确保O型环B2的密封止漏功能,则有待从事于此行业者重新设计来加以有效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实用新型人有鉴于习用旋转接头使用上的问题与缺失,于是搜集相关资料经由多方评估及考量,并利用从事于此行业的多年研发经验不断试作与修改,始设计出此种旋转接头的结构改良新型诞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旋转接头结构改良,包括:座体、闭锁装置及旋转轴,其中所述座体内部具有供流体流通的通道,并于所述通道内侧处设有供闭锁装置的浮静环定位轴向位移的环凸部,而所述座体的所述通道内则枢设有具有动封环的旋转轴,且所述动封环与所述浮静环相互抵触形成闭锁止漏状态,其特征在于:
所述闭锁装置的所述浮静环一侧处设有推移环以及位于所述推移环与所述座体的所述通道之间的弹簧,而所述浮静环外环面上形成有呈阶面状的环形抵持部,且所述环形抵持部上套接有供推移环推抵、使所述浮静环与所述环凸部内壁面处之间形成密封状态的两O型环以及位于O型环之间的硬质垫圈,从而通过所述硬质垫圈挡止于所述两O型环之间形成结构支撑。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座体内部的中空通道内侧处设有可供闭锁装置的浮静环定位的环凸部,并于浮静环呈阶面状的环形抵持部上套接有两O型环及位于O型环间的硬质垫圈,当弹簧弹性撑抵于推移环来推抵其中一O型环上时,可藉由O型环挡止于硬质垫圈呈平整状的抵止面上形成良好的结构支撑与隔离效果,用以防止与另一O型环重叠压缩而影响或丧失原有单一O型环的密封止漏功能,藉此确保单一O型环原有的密封止漏功能且经久耐用,更能有效延长整体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硬质垫圈两侧处形成有呈平整状的抵止面,当推移环上呈环凸状的推移部推抵于O型环上时,可使两O型环分别受到硬质垫圈的抵止面、浮静环的环形抵持部及座体的环凸部内壁面处的相互挤压而产生均匀的 弹性变形,且O型环断面形状近似矩形,从而可完全封闭浮静环的环形抵持部与座体的环凸部间产生的微小缝隙形成密封状态来达到闭锁止漏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
图1A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2是习用旋转接头的侧视剖面图。
图2A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另一习用旋转接头的侧视剖面图。
图3A是图3的局部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基东,未经杨基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507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远程伺服控制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装置
- 下一篇:砂纸刀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