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煤气露点测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51349.6 | 申请日: | 201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40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陆军;周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5/68 | 分类号: | G01N25/68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奚华保 |
地址: | 232038***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煤气 露点 测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煤气露点测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合成氨或甲醇的生产中,要在造气工段制取半水煤气,半水煤气在煤气发生炉内制取,其煤气发生炉均配有火管式废热锅炉以回收吹风及制气(上行或下行)的余热。为了进一步回收废热锅炉气体和上行、下行的低温热量,大部分企业在废热锅炉后面又加设了软水加热器,有的企业则在废热锅炉前设置了蒸汽过热器。采取了这些措施之后,都普遍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露点腐蚀即低温电化学腐蚀问题,虽然热量回收多了,但设备腐蚀问题也随之加剧。产生腐蚀的主要原因在于吹风阶段原料煤中的硫燃烧生成SO2,其中一部分气体进一步氧化生成SO3,并与吹风气中的水蒸汽结合成硫酸蒸汽,煤气的露点实际上就是硫酸蒸汽的露点,比相应的水蒸汽露点高。因此,在换热设备的内壁上、热管上、翅片上、管板上、列管上等不同部位,析出酸凝液,对设备进行腐蚀,腐蚀的程度主要取决于煤中含硫量的多少,所以掌握煤气露点的温度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气露点的测定装置,该装置可以测定煤气的露点温度,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包括密闭的透明杯和插入透明杯内的铜杯,铜杯的杯底与透明杯的杯底之间留有间隙,透明杯上设有进气管与出气管,铜杯上端开口,且铜杯内设有丙酮液、干冰及水银温度计。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待测煤气通过进气管通入透明杯内,同时在铜杯内的丙酮液中加入干冰,并用水银温度计不停搅拌,使铜杯温度下降,当温度下降到被测煤气的露点时,可凝的酸雾就开始在铜杯的外表面上凝成细小露水,而使其失去原有的光泽,这时水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就是煤气的露点,这样通过控制换热器的温度,就可以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防止发生露点腐蚀。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煤气露点测定装置,包括密闭的透明杯1和插入透明杯1内的铜杯2,铜杯2的杯底与透明杯1的杯底之间留有间隙,透明杯1包括杯体11与杯盖12,杯盖12上设有进气管3和出气管4,铜杯2的上端开口,即铜杯2的上端为敞开状,铜内设有丙酮液5及水银温度计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铜杯2外表面镀铬并抛光成镜面,同时进气管3的出口位置与铜杯2的杯底位置相吻合,这样是为了更方便的观察煤气的露点。
具体检测过程如下:
在密闭的透明杯1中放置外表镀铬并抛光成镜面的铜杯2,铜杯内盛装有柄酮液,将待测煤气通过进气管通入透明杯1内,在丙酮液5内逐渐投入小粒干冰,并用水银温度计6不断搅拌,使铜杯2温度下降,当温度下降到煤气露点时,可凝的酸雾就开始在铜杯2的外表面上凝成细小露水,而使其失去原有光泽,此时的温度就是煤气的露点,可由水银温度计6读出。这样在得知煤气的露点后,只需要控制换热器的温度,就可以防止发生露点腐蚀的现象,从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淮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513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检测髓过氧化物酶的试纸
- 下一篇:烟气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