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转窑托轮的浮动支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51442.7 | 申请日: | 201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28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宋科杰;包道金;严治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7/22 | 分类号: | F27B7/22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朱戈胜;王玉梅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托轮 浮动 支承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工业用回转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转窑托轮的浮动支承装置。
背景技术
回转窑的承托系统是回转窑的重要部件。通常来说,一条水泥回转窑的承托系统有二到三套支承装置。这些支承装置在设计时分别承担着回转窑的固定比例的重量。由于回转窑的基础沉降不均、窑筒体的安装误差、轮带的调整误差、窑筒体的弯曲变形等一系列原因,窑的支承载荷分配可能远远偏离设计预想情况,这就造成了托轮轴承过载、轮带托轮表面磨损加剧、窑筒体振动、电机电流增高等诸多问题。于是人们在传统支承装置上增加可调节托轮位置的顶丝,这样通过手动调节使得上述问题可能得到解决。但在实际操作时,这样的人工调节是不容易把握的,于是各国技术人员希望通过研发一种可自动调整的支承装置来解决上面的问题。
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水泥行业先后出现了借助气力、液压缸、橡胶支座等元件实现自动调节的浮动支承装置,但应用并不广泛。各种技术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当增加自调性时往往牺牲稳定性,若保证稳定性则自调性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用于解决水泥回转窑支承载荷分配在实际运转过程中偏离设计的问题,尤其是解决由托轮轮带不平行造成的两侧轴承偏载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回转窑托轮的浮动支承装置,包括底座、推力关节轴承、支架和支承支座;推力关节轴承和支承支座沿底座中心线设置,且分别位于底座底部的前后两端;推力关节轴承倾斜设置,其上端连接底座,下端连接支架;推力关节轴承的旋转中心与底座上的托轮轮带的接触母线在同一竖直面上,与支承支座的上端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前述支承支座采用现有的橡胶支座,其面积和刚度较大,安装时橡胶支座水平安装,当回转窑轮带偏斜造成其对托轮的压力偏向一侧托轮轴承时,这一偏移的压力将驱动托轮及其底座绕推力关节轴承的旋转中心转动,从而减少托轮所受压力的偏载量;由于支承底座的橡胶支座接触面较大且轴向刚度大,使其对底座转动的阻力在一个合适的大小上,这样就兼顾了产品的可调性和稳定性。
为防止底座出现过大的水平偏摆,底座的左右两侧还设有辅助支座,辅助支座与底座间隙设置。辅助支座也采用橡胶支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使用可靠,结构简单,可有效解决由托轮、轮带不平行造成的两侧轴承偏载的问题,以及水泥回转窑支承载荷分配在实际运转过程中偏离设计的问题,延长了支承处轮带、托轮等部件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图1中推力关节轴承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1、推力关节轴承2、支架3和支承支座4;推力关节轴承2和支承支座4沿底座1轴向设置,且分别位于底座1底部的前后两端;推力关节轴承2倾斜设置,其上端连接底座1,下端连接支架3;支承支座4水平设置;推力关节轴承2的旋转中心与底座1上的托轮5的轮带6的接触母线在同一竖直面上,与支承支座4的上端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推力关节轴承2的旋转中心应与托轮5的轮带6的接触母线在同一竖直面上,以使得回转窑在轴向窜动时引起的水平面上的弯矩为0;支承支座4的上表面与推力关节轴承2的旋转中心在同一水平面内,以保证托轮在自动调节时所做旋转运动的轴线是水平的。
如图2所示,推力关节轴承2与支承支座4沿底座1中心线布置。在底座1的左右两侧还各设有一辅助支座7,辅助支座7与底座1间隙设置,限定了底座1在水平面上摆动时的摆幅,用以避免底座1在水平面上有过大偏摆。
如图3所示,推力关节轴承2的底部,即固定部分与支架3相连,支架3固定在地平面上;推力关节轴承2的顶部,即活动部分与底座1相连;推力关节轴承2倾斜安装以承受全部水平载荷。
如图4所示,工作时,在托轮5因轮带6偏斜导致其所受载荷偏载时,底座1绕推力关节轴承2中心摆动,支承支座4则在摆动过程中起到平衡和约束摆动量的作用。在推力关节轴承2和支承支座4的共同作用下,托轮受到的载荷偏载量被控制在一个较低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未经中国中材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中材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514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