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自治水下航行器附体分离的低噪音分离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51530.7 | 申请日: | 2011-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0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郑荣;武建国;徐会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C11/52 | 分类号: | B63C11/52;A44B11/25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白振宇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自治 水下 航行 附体 分离 噪音 机构 | ||
1.一种用于自治水下航行器附体分离的低噪音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1)、火工动作机构(2)、连接卡扣(4)、扭簧销轴(6)、连接卡舌(7)、上部楔块(8)及下部楔块(9),其中扭簧销轴(6)安装在机体(1)上,所述连接卡扣(4)铰接于扭簧销轴(6)上,连接卡扣(4)的一端挂在连接卡舌(7)的一端,所述连接卡舌(7)的另一端通过连接固定带(3)与附体相连,所述连接卡扣(4)的另一端连接有上部楔块(8),所述下部楔块(9)位于上部楔块(8)的下方;所述火工动作机构(2)安装在机体(1)上,火工动作机构(2)的输出端与所述下部楔块(9)相连、带动下部楔块(9)相对上部楔块(8)在所述机体(1)上往复移动;所述机体(1)通过连接固定带(3)与自治水下航行器主体连接。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自治水下航行器附体分离的低噪音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销轴(6)上套设有扭簧(5),该扭簧(5)的一端与所述扭簧销轴(6)固接,另一端压在所述连接卡扣(4)上。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用于自治水下航行器附体分离的低噪音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销轴(6)的两个翼端为方形,其余部分为圆柱,扭簧销轴(6)两个方形的翼端分别插设在所述机体(1)两侧开设的方形孔内。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自治水下航行器附体分离的低噪音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楔块(9)可相对往复移动地套在楔块销轴(10)上,该楔块销轴(1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机体(1)的两侧相连,在下部楔块(9)与其中一侧机体(1)之间设有套在所述楔块销轴(10)上的压缩弹簧(12),该压缩弹簧(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部楔块(9)及一侧机体(1)相抵接。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自治水下航行器附体分离的低噪音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卡扣(4)的一端为钩状,钩挂在所述连接卡舌(7)上开设的通孔内,连接卡扣(4)的另一端通过螺钉(11)与上部楔块(8)固接。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自治水下航行器附体分离的低噪音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楔块(8)与下部楔块(9)之间的接触面为斜面,上部楔块(8)通过下部楔块(9)的往复移动沿所述斜面升降。
7.按权利要求1、2、4或5所述用于自治水下航行器附体分离的低噪音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火工动作机构(2)包括电点火具(14)、连接压环(15)、壳体(17)、药柱(18)、推杆(20)、减震橡胶垫(21)及连接件(22),其中壳体(17)的一端设有连接件(22),另一端与带有电点火具(14)的连接压环(15)密封连接,所述药柱(18)位于壳体(17)内、与电点火具(14)相连;所述推杆(20)往复移动地位于壳体(17)内,推杆(20)的一端与壳体(17)的内壁密封接触,另一端穿过所述连接件(22)与所述下部楔块(9)相连,在推杆(20)上套设有与所述连接件(22)抵接的减震橡胶垫(21)。
8.按权利要求7所述用于自治水下航行器附体分离的低噪音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火工动作机构(2)通过固定件(13)安装在机体(1)上,在壳体(17)内部分别设有两个相连通的空腔,一个空腔由与壳体(17)一端螺纹连接的连接压环(5)封闭,另一个空腔由与壳体(17)另一端螺纹连接的连接件(22)封闭。
9.按权利要求8所述用于自治水下航行器附体分离的低噪音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药柱(18)位于一个空腔内,电点火具(14)的一端与自治水下航行器的控制系统电连接,另一端压在所述药柱(18)上,在电点火具(14)与壳体(17)的内壁之间设有密封垫(16)。
10.按权利要求8所述用于自治水下航行器附体分离的低噪音分离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20)位于另一个空腔内,该推杆(20)的轴向截面为“T”形,其大端面一端的圆周面设有与所述壳体(17)内壁密封接触的第一密封环(19),推杆(20)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减震橡胶垫(21)及连接件(22),在推杆(20)靠近另一端端部的位置上设有与所述连接件(22)内壁密封接触的第二密封环(2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5153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超声波热量表换能器管段结构
- 下一篇:桥梁三向限位装置及桥梁三向限位减震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