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风干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52015.0 | 申请日: | 201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28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征;薛一冰;王哲;张顺;车延爱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征 |
主分类号: | F26B17/20 | 分类号: | F26B17/20;F26B21/00;F26B25/00;F26B25/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风 干燥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燥机,尤其涉及一种热风干燥机。
背景技术
为了便于贮存、运输、使用和卫生的需要,含有大量水分的物料需要干燥,如作为动物粪便的有机肥,以及河道淤泥,这些物料含有大量水分和病菌,不便于贮存、运输和使用。一般采取就地摊晒的简易方法,但该方法占用土地面积大,摊晒时间长,散发臭味,容易传染病菌,影响周边环境和卫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干燥快,加工后的物料颗粒小,便于贮存、运输和使用,能够杀灭病菌,适于规模化加工的热风干燥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风干燥机,包括筒体及第1螺旋叶轮,第1螺旋叶轮的中心设有叶轮中孔,第1螺旋叶轮位于筒体的内腔,第1螺旋叶轮通过筒体上的第1电机驱动,滚筒右端设有进料装置和热风引入管,筒体的左侧下端设有出料孔。
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斗、物料输送管、热风管,热风管位于物料输送管的内腔,热风管和物料输送管之间设有中空螺旋输送叶轮,进料斗位于物料输送管和螺旋输送叶轮的右端,进料斗设有螺旋输送叶轮驱动电机,热风管穿过进料斗与热风引入管相通。
作为改进,延第1螺旋叶轮的轴向设有刮板。
作为改进,在滚筒的内腔设有转轴,在转轴的周向设有破碎杆,转轴由转轴电机驱动。
作为改进,所述滚筒由2个或2个以上的滚筒节首尾连接为一体。
作为改进,所述筒体左端上部设有出气孔,出气孔通过水管与水池中的水相通。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含有大量水分的物料通过进料装置输送到滚筒内腔,在第1螺旋叶轮旋转作用下,物料在滚筒内翻滚、传送,在滚筒中通热风的加热下,可以迅速将物料干燥,干燥时间短,干燥后的物料通过出料孔进行装袋和运走。物料中的病菌在高温热风作用下会被灭杀,不污染周围环境。第1螺旋叶轮的轴向设有刮板,便于将物料在滚筒内上下搅动,增加受热效果。在滚筒内设有转轴及其上的破碎杆,便于将大块物料破碎,也利于物料干燥均匀和颗粒小。滚筒设有的出气孔与水池中的水体相通,便于将干燥时产生的有害气体如氨气进行回收利用,变废为宝和减少环境污染。滚筒由多节组成,便于根据物料产量和使用效果选择合适数量的节数安装使用,也便于滚筒的生产、运输和安装,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占用面积小,结构紧凑的特点。本实用新型进料装置还具有结构紧凑新颖的特点。
附图说明
1、图1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热风干燥机,包括筒体1及第1螺旋叶轮10,第1螺旋叶轮10的中心设有叶轮中孔19,第1螺旋叶轮10位于筒体1的内腔,第1螺旋叶轮10通过筒体1上的第1电机18驱动,滚筒1右端设有进料装置和热风引入管3,筒体1的左侧下端设有出料孔4。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斗2、物料输送管6、热风管7和中空螺旋输送叶轮8,热风管7位于物料输送管6的内腔,热风管7和物料输送管6之间设有中空螺旋输送叶轮8,进料斗2位于物料输送管6和中空螺旋输送叶轮8的右端,进料斗2设有螺旋输送叶轮驱动电机,热风管7穿过进料斗2与热风引入管3相通。延螺旋板10的轴向设有刮板11。在滚筒1的内腔设有转轴12,在转轴12的周向设有破碎杆13,转轴12由转轴电机14驱动。根据需要,所述滚筒1由2个或2个以上的滚筒节首尾连接为一体。所述筒体1左端上部设有出气孔15,出气孔15通过水管16与水池17中的水相通。
使用时,第1螺旋叶轮10在第1电机18驱动下旋转,通过进料斗2加入物料,通过热风引入管3和热风管7引入热风进入滚筒1,物料在第1螺旋叶轮10的旋转带动下通过热风管7和物料输送管6之间的空隙输送到滚筒1中,物料在第1螺旋叶轮10的翻滚、传送作用,以及热风的干燥下,被干燥成细小颗粒通过出料孔4输送出来。干燥时产生的有害气体通过出气孔15、水管16与水池17中的水相通,将部分有害气体如氨气加以回收利用和有利于环境保护。热风来源于太阳能或锅炉产生的热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征,未经张文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520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装置
- 下一篇:结晶器噪声信号辨识与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