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集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52032.4 | 申请日: | 201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2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文征;薛一冰;王哲;张顺;车延爱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文征 |
主分类号: | F24J2/46 | 分类号: | F24J2/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52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集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属于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储水桶和集热管,所述集热管的开口端位于储水桶的内腔并通过密封圈与储水桶的侧壁固定,虽然结构简单,但目前集热管的材料都采用玻璃,受加冷水、异物碰撞等原因,集热管非常容易破碎,集热管一旦破碎,哪怕其中一根集热管破碎,储水桶里的水会通过储水桶侧壁安放集热管的通孔流失,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尤其采用多组串联的大型太阳能集热器,水的流失会更加惊人。另外,储水桶里流失的高温热水也容易烫伤人,带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安全,不会使储水桶里的水流失的太阳能集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储水桶、集热管和密封圈,所述密封圈包括管状密封圈主体,在所述密封圈主体的外圆周面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一体的上外缘和下外缘,所述密封圈主体穿过储水桶内胆侧壁的通孔,所述上外缘和下外缘分别位于内胆侧壁的内外两侧,在所述集热管套装有一端开口的受热管,所述受热管的开口端位于储水桶的内腔,并且受热管的外壁与密封圈主体的内圆周面弹性接触,集热管的开口端的内壁与密封圈主体的外圆周面弹性接触。
作为改进,在密封圈主体的内壁周向设有内密封环;位于所述下外缘的下方,在密封圈主体的外壁周向设有外密封环。
所述受热管为金属管。
所述金属管为不锈钢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集热管套装有一端开口的受热管,受热管的开口端位于储水桶的内腔并通过密封圈与储水桶的侧壁固定,集热管的开口端通过所述密封圈密封,集热管受太阳照射,集热管内的高温空气被集热管壁和密封圈封闭,用来加热集热管内腔的受热管,由于受热管采用不易破碎而且导热较好的不锈钢材料,并且受热管里的水与储水桶里的水相通,从而受热管吸收的热量不断加热储水桶里的水。同时储水桶里的水通过受热管与集热管隔离,即使集热管破碎,储水桶里的水也不会流出。因此,本实用新型使用安全,可以避免储水桶里的水流失,尤其适用多组串联的大型太阳能集热器。
附图说明
1、图1为本实用新型局部剖示意图。
2、图2为本实用新型密封圈主视图。
3、图3为本实用新型密封圈仰视图。
4、图4为本实用新型密封圈俯视图。
5、图5为图4的A-A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
如图1至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储水桶、集热管7和密封圈1,所述密封圈1包括管状密封圈主体11,在所述密封圈主体11的外圆周面从上到下依次设有一体的上外缘12和下外缘13,所述密封圈主体11穿过储水桶内胆侧壁3的通孔,所述上外缘12和下外缘13分别位于内胆侧壁3的内外两侧,在所述集热管7套装有一端开口的受热管6,所述受热管6的开口端位于储水桶的内腔,并且受热管6的外壁与密封圈主体11的内圆周面弹性接触,集热管7的开口端内壁与密封圈主体11的外圆周面弹性接触。在密封圈主体的内壁周向设有内密封环15;位于所述下外缘13的下方,在密封圈主体的外壁周向设有外密封环14。所述受热管6为金属管,所述金属管为不锈钢管。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本实施例及现有技术获得启发,进行变形得到其它实施例。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根据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来确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文征,未经张文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5203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玻纤与亚克力纤维复合针刺毡
- 下一篇:上游式尾矿库回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