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力电池电压采集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52441.4 | 申请日: | 201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4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李葳蕤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8 | 分类号: | H01M10/48;H05K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五洲洋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87 | 代理人: | 张向琨;刘春成 |
地址: | 10260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电压 采集 连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电压采集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进步,锂离子动力电池系统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单电池组装成电池包的情况越来越常见,由此而来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现阶段的电池包通常采用将单电芯通过串并联的方式来连接,目前国内外大部分厂商都采用采集线束的方案来采集单串电压,目前这种安装方式普遍存在着线束准备时间长,安装流程复杂,布线混乱,安装过程中存在着不安全因素。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电压采集连接器,其能简化动力电池电压采集时的连接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电压采集连接器,其在使用时保证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电压采集连接器,其能可靠地实现动力电池电压采集。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电压采集连接器,所述动力电池电压采集连接器为一体式柔性电路板且包括:基板,由绝缘材料制成;极柱电连接部,设置于基板,极柱电连接部的布置对应于将要进行电压采集的构成动力电池组的所有单体动力电池的极柱的布置,极柱电连接部在对应单体动力电池的极柱插入时与对应单体动力电池的极柱电接触;导电迹线,印刷于基板,且与对应进行采集的单体动力电池的极柱电连接;以及外接用电连接部,设置于基板且与相应的导电迹线电连接,用于与外部电压采集仪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因为采用柔性电路板代替现有技术中的电压采集线束,简化了动力电池电压采集时的连接操作。
因为采用柔性电路板代替现有技术中的电压采集线束,因整张柔性电路板只有在采集电压点处才有导电材料而其他处均绝缘,故使用安全性大大提高。
因柔性电路板按照动力电池组来设计,所以不存在电压采集出现错误的问题,从而准确可靠地实现动力电池电压采集。
此外,由于采用一体式设计,安装方便省时,使用于大规模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动力电池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电压采集连接器的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电压采集连接器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电压采集连接器的又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电压采集连接器连接于动力电池组上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动力电池组 2柔性电路板 11单体动力电池
13A、13B动力电池组外接极柱 111A、111B极柱
21基板 23极柱电连接部 25导电迹线
27外接用电连接部 28绝缘壳 29固定部
271排针 273电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电压采集连接器。
如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电压采集连接器为一体式柔性电路板2,且包括:基板21,由绝缘材料制成;极柱电连接部23,设置于基板21,极柱电连接部23的布置对应于将要进行电压采集的构成动力电池组1的所有单体动力电池11的极柱111A、111B的布置,极柱电连接部23在对应单体动力电池11的极柱111A、111B插入时与对应单体动力电池11的极柱111A、111B电接触;导电迹线25,印刷于基板21,且与对应进行电压采集的单体动力电池11的极柱111A、111B电连接;以及外接用电连接部27,设置于基板21且与相应的导电迹线25电连接,用于与外部电压采集仪器(未示出)连接。
在一个结构中,如图2至图5所示,极柱电连接部23可以为与相应导电迹线25电连接的通孔或盲孔。此外,极柱电连接部23在对应单体动力电池11的极柱111A、111B插入时与对应单体动力电池11的极柱111A、111B之间的结合可为紧配合。当极柱电连接部23为通孔或盲孔时,极柱电连接部23的导电部分可以设置在极柱电连接部23的周壁上,例如将导电材料设置在周壁上,诸如采用嵌入、涂布等工艺,导电部分电连接于相应导电迹线25。当采用盲孔时,极柱电连接部23的导电部分可以设置在盲孔的周壁或底部,同样可以采用嵌入、涂布等工艺进行布置,导电部分电连接于相应导电迹线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5244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终缩气相管清堵的站台工具
- 下一篇:电爆网络全电阻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