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库油地循环冷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52622.7 | 申请日: | 201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30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国;张继龙;康建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恒慧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00 | 分类号: | F25B1/00;F25B41/00;F25D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302***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库 循环 冷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结构,特别是一种冷库油地循环冷却结构。
背景技术:
普通的制冷设备使用过程中,压缩机中的油路会产生大量热能,如果不能及时冷却的话,会影响压缩机的正常使用。普通技术解决都是依靠额外设施进行冷却,不但耗费能源而且效率低。而一般的冷库基础保温,又存在如果长期在低温下,容易由于过冷、造成冷热不平衡导致基础冻鼓等问题。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可靠、既可以及时对压缩机中的油路进行冷却、又可以同时解决冷库保温基础由于过冷造成冷热不平衡导致基础冻鼓问题的冷库油地循环冷却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设计方案:这种冷库油地循环冷却结构,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供液管路、冷库、油换热装置、乙二醇地埋管、冷库保温基础组成,将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以及所述蒸发器通过所述供液管路连接;所述蒸发器装置在所述冷库内;所述冷库下面使用保温板形成所述冷库保温基础;将所述压缩机的供油管路与所述油换热装置的内换热口连接;将所述油换热装置外换热口与所述乙二醇地埋管连接;所述乙二醇地埋管装置在所述冷库保温基础下。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将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以及所述蒸发器通过所述供液管路连接后,将所述蒸发器装置在所述冷库内,实现 对冷库的制冷。将所述压缩机的供油管路与所述油换热装置的内换热口连接;将所述油换热装置外换热口与所述乙二醇地埋管连接;所述乙二醇地埋管装置在所述冷库保温基础下。这样就通过油换热装置将压缩机中的油降温,保证压缩机中的油及时冷却,维持压缩机的正常使用;而同时又可以通过油换热装置对乙二醇地埋管中的乙二醇加温,从而通过乙二醇地埋管对所述冷库保温基础进行加热,防止产生由于冷库保温基础长期在低温下,容易由于过冷、造成冷热不平衡导致基础冻鼓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可以广泛应用于制冷冷库行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这种冷库油地循环冷却结构,主要由压缩机1、冷凝器2、蒸发器3、供液管路4、冷库5、油换热装置6、乙二醇地埋管7、冷库保温基础8组成,将所述压缩机1、所述冷凝器2以及所述蒸发器3通过所述供液管路4连接;所述蒸发器3装置在所述冷库5内;所述冷库5下面使用保温板形成所述冷库保温基础8;将所述压缩机1的供油管路与所述油换热装置6的内换热口9连接;将所述油换热装置外换热口10与所述乙二醇地埋管7连接;所述乙二醇地埋管7装置在所述冷库保温基础8下。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通过将所述压缩机1、所述冷凝器2以及所述蒸发器3通过所述供液管路4连接后,将所述蒸发器4装置在所述冷库5内,实现对冷库5的制冷。将所述压缩机1的供油管路与所述油换热装置6的内换热口9连接;将所述油换热装置外换热口10与所述乙二醇地埋管7 连接;所述乙二醇地埋管7装置在所述冷库保温基础8下。这样就通过油换热装置6将压缩机1中的油降温,保证压缩机1中的油及时冷却,维持压缩机1的正常使用;而同时又可以通过油换热装置6对乙二醇地埋管7中的乙二醇加温,从而通过乙二醇地埋管7对所述冷库保温基础8进行加热,防止产生由于冷库保温基础8长期在低温下,容易由于过冷、造成冷热不平衡导致基础冻鼓等问题。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等同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恒慧投资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市恒慧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526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家用多联综合制冷系统
- 下一篇:纳豆活性胶囊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