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远程无线通信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53473.6 | 申请日: | 201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87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发明(设计)人: | 秦可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通创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G08C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贺小明 |
地址: | 10008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远程 无线通信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远程控制技术,特别涉及在远距离使用的无线控制模块。
背景技术
在一些安防项目中,监控设备一般都安装在楼宇建筑中,能够提供持续可靠的电力供应,健全的网络部署。而目前安防设备被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安放在高塔上或电力塔上,并且这些建筑物的距离很远,造成了没有完整的网络部署,也不能够提供市电等诸多问题,一般会提供蓄电池或者太阳能电池板供电。这样会存在不能长时间使用监控设备的问题,会需要一种设备来控制监控设备的使用时间。一般的远程控制距离相对较近,偏远地区的电力塔电压很高,传输距离远,很难通过有线网络方式实现信号的传输,相比之下远程无线控制技术更加实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弥补以上不足,解决现有项目中存在的障碍,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远程无线通信模块,包括:后端平台客户端、伺服设备、串口模块、无线控制模块、无线发送模块、功率放大器和多个无线接收模块,其中:
所述后端平台客户端向在线的所述伺服设备发送指令,所述伺服设备将指令发送至串口模块;
所述串口模块获得指令后,通过所述无线控制模块判断执行,将所述指令发送至无线发送模块;
所述指令经过与所述发送模块相连的所述功率放大器发送至远端所述无 线接收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无线接收模块以链状结构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功率放大器功率为50w。
进一步地,所述无线接收模块通过无线控制模块受晶振和定时器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多远程无线通信模块还包括用于逐级传回数据的无线网桥。
进一步地,所述远程无线通信模块具有供电设备及其充电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远程无线通信模块的所述供电设备为蓄电池,所述充电设备为太阳能电池板。
进一步地,所述远程无线通信模块的供电设备的供电时间为3-4小时/天。
本实用新型主要使用在远程监控方案中,有别于传统监控方案中对电源的依赖,在电力供应有限的的情况下不能一直提供伺服,本实用新型在不能提供可靠电力时做到远程部署监控设备,既节省了电力又实现了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方案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送模块实例组成的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接收模块实例组成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一种远程无线通信模块,包括:后端平台客户端、伺服设备、串口模块、无线控制模块、无线发送模块、功率放大器和多个无线接收模块,其中:所述后端平台客户端向在线的所述伺服设备发送指令,所述伺服设备将指令发送至串口模块;如图2所示,所述串口模块获得指令后,通过所述无线 控制模块判断执行,将所述指令发送至无线发送模块;所述指令经过与所述发送模块相连的所述功率放大器发送至远端所述无线接收模块。
在实际方案中,远程客户机通过监控客户端发送开机命令,实际上是给伺服设备发送命令,伺服设备将网络命令转换成串口数据到无线发送模块,发送模块用大功率功率放大器发给各个无线接收模块,即使某个无线接收模块收不到信号,只要它附近的无线接收模块收到了信号,就能够将开机命令转发给它,这样使用拓展了方案的使用距离,若接收模块收到了信号,再次受到临近接收模块转发的指令,也可以增加消息的可靠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功率放大器功率为50w。在向远端无线接收模块发送无线信号时,能够实现远距离传送信号的目的,一般距离可达20KM以上。
如图1所示,所述多个无线接收模块优选为链状结构分布。接收模块收到了发送模块发来的信号,通过其连接在监控设备电源的开关量信号实现监控设备的开机,关机功能;当接收模块收到发送模块发来的开机命令后,自身实现输出开关量,并通过无线向外转发开机指令,此时的接收模块相当于发送模块的中继,其他接收模块收到了开机指令后自身实现输出开关量,这样做是防止由于多个接收模块与发送模块之间距离过长问题导致接收模块收不到指令。因此接收模块以链状结构分布能达到最佳使用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通创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通创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534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铝合金车轮包边机
- 下一篇:一种轻合金型材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