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分筒式旋缸静压麻花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53655.3 | 申请日: | 201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5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韩学珍;韩玉珍;韩平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学珍 |
主分类号: | A21C11/00 | 分类号: | A21C11/00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杨耀田 |
地址: | 030031***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筒式旋缸 静压 麻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机械,尤其是用于加工面团制成麻花的设备。
背景技术
CN101690506A公开了一种“多面道多机头静压麻花机”,不仅改善了螺旋进面麻花机对面团内部发酵结构的严重破坏,提高了麻花产品的品质,而且解决了麻花生产出条有间断的问题,实现了连续生产,使麻花生产真正进入了机械化生产的时代。然而,这种多面道多机头静压麻花机的成型机构在行星齿与机头小面筒之间存在着动件与静件的连接,其采用的“O”型圈密封,在面筒的成型旋转和压力面团的双重作用下,经常出现漏面现象,故障率较高。同时,行星齿与小面筒的相对旋转运动,仍存在着发热对发酵面团内部结构的破坏,对麻花品质仍有一定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分筒式旋缸静压麻花机,解决现有麻花机存在漏面和发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分筒式旋缸静压麻花机,包括:液-电传输动力系统、压面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电传输动力系统包括:电动机、油泵、电磁换向阀、电磁溢流阀、油管,所述电动机带动油泵,油泵通过右油管、电磁换向阀和电磁溢流阀与液压油缸的无杆腔连通,油泵通过左油管、电磁换向阀和电磁溢流阀与液压油缸的有杆腔连通;所述压面成型装置包括:轴承、平台、旋转缸、内齿轮盘、外齿轮、麻花合成斗、成型模片、旋转面筒、旋转压面片(油缸压面活塞)、旋转连接盘、液压油缸、油缸推杆,所述旋转连接盘与油缸推杆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旋转压面片与所述旋转连接盘的连接支杆通过轴承连接,所述旋转面筒沿所述旋转缸圆周均布,并通过压力轴承固定在所述旋转缸内的连接板上,所述旋转缸通过轴承固定在平台上,所述旋转面筒的下端设置所述成型模片,所述旋转面筒的下部与所述外齿轮连接,所述外齿轮与所述内齿轮盘啮合,所述内齿轮盘固定在机架上,所述内齿轮盘的下方设置与机架连接的所述麻花合成斗;所述旋转缸由液压马达经皮带直接带动。
所述外齿轮至少为3个。
所述成型模片上的出条孔至少有2个。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在大旋转缸内部沿圆周均布三个(或多个)可独立自转的小面筒,而且三个(或多个)小面筒与三个外齿轮之间分别为一体结构,不存在密封和相对旋转运动产生的发热问题。从根本上解决了因密封被损坏导致漏面的问题,减少了机构运行的故障率,杜绝了相对运动产生的发热对发酵面团内部结构的破坏,提高了麻花产品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液-电传输动力系统框图;
图3为旋转缸与旋转面筒分布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所示,一种分筒式旋缸静压麻花机,包括:液-电传输动力系统、压面成型装置,所述液-电传输动力系统包括:电动机、油泵、电磁换向阀、电磁溢流阀、油管,所述电动机带动油泵,油泵通过右油管、电磁换向阀和电磁溢流阀与液压油缸14的无杆腔连通,油泵通过左油管、电磁换向阀和电磁溢流阀与液压油缸14的有杆腔连通;所述压面成型装置包括:轴承1、平台2、旋转缸4、内齿轮盘5、外齿轮6、麻花合成斗7、成型模片8、旋转面筒9、旋转压面片12(油缸压面活塞)、旋转连接盘13、液压油缸14、油缸推杆15,所述旋转连接盘13与油缸推杆15通过轴承1连接,所述旋转压面片12与所述旋转连接盘13的连接支杆16通过轴承1连接,所述旋转面筒9沿所述旋转缸4圆周均布,并通过压力轴承固定在所述旋转缸4内的连接板上,所述旋转缸4通过轴承1固定在平台2上,所述旋转面筒9的下端设置所述成型模片8,所述旋转面筒9的下部与所述外齿轮6连接,所述外齿轮6与所述内齿轮盘5啮合,所述内齿轮盘5固定在机架上,所述内齿轮盘5的下方设置与机架连接的所述麻花合成斗7;所述旋转缸4由液压马达10经皮带11直接带动。
所述外齿轮6至少为3个,可以按需增减。
所述成型模片8上的出条孔至少有2个,可以更换不同的膜片,控制麻花的粗细程度,压制多种多样麻花。
三个旋转面筒9可以装入不同口味、不同颜色的面团,使做成麻花的三条股具有不同的味道、不同的色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学珍,未经韩学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5365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于传感元件的供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输出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