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水幕喷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54950.0 | 申请日: | 201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73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永宝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 |
代理公司: | 蚌埠鼎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4102 | 代理人: | 王琪;白京萍 |
地址: | 2333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幕 喷射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幕喷射器。
背景技术
随着对环境保护意识的逐渐加强,对气体排放的要求越来越高。一般饭店、作坊等处所排放的烟气需要进行净化处理后才能排放到空气中。烟气处理过程中,需要利用水吸附烟气中的烟尘等杂质。降尘所用的水珠越小、大小越均匀,则降尘的效果越好。为了形成大量水珠,需要使用喷水装置将水喷出。现有的喷水装置往往结构复杂,且喷出的水珠不均匀、速度不能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幕喷射器,要求生产成本低、调节容易、使用方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幕喷射器,它包括管状体上开有进水口和至少一个出水口,管状体上设有对出水口的出水压力进行控制的调节装置,调节装置包括至少一个与出水口相对且与出水口之间间隙可调节的阻挡板。
为能简洁说明问题起见,以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水幕喷射器均简称为本喷射器。
按照所需水幕的压力大小,调节阻挡板与出水口之间的间隙,自出水口喷出的水,由于受到阻挡板的阻挡作用,向四周散开喷出,形成水幕,满足对烟气进行降尘的需求。本喷射器形成的水幕中的雾珠比较均匀、喷射速度及水珠大小调节容易。当阻挡板与出水口之间的距离较小时,水幕的射程远、产雾量大、雾粒直径小。
因此,本喷射器结构简单,具有生产成本低、调节容易、使用方便的特点。
作为优化,所述管状体上开有进水口和对称于进水口的两个同规格出水口,且管状体由上下两端开口的竖直进水管、两端封闭且中段与进水管下端连通的水平分配管、处于分配管同侧且分别与分配管长度方向两端对称连通的两个水平出水管构成,进水口位于进水管的上端,两个出水口分别位于两个出水管远离分配管的另一端。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垂直固设在分配管中段且与出水管一样处于分配管同侧的水平连接杆、与连接杆远离分配管的另一端垂直相接且长度大体等于分配管长度的竖直连接板、分别与连接板长度方向两端对称旋接且螺纹端正对两个出水口的两个调节螺栓、分别与两个调节螺栓的螺纹端相接的两个同规格竖直阻挡板,连接杆的长度大于出水管的长度,阻挡板的面积大于出水口的面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描述:
参见图1:水幕喷射器包括管状体和调节装置。
管状体由上下两端开口的竖直进水管1、两端封闭且中段与进水管1下端连通的水平分配管3、处于分配管3同侧且分别与分配管3长度方向两端对称连通的两个水平出水管2构成,进水口11位于进水管1的上端,两个同规格的出水口21分别位于两个出水管2远离分配管3的另一端。这样,管状体上开有进水口11和对称于进水口11的两个同规格出水口21。
调节装置包括垂直固设在分配管3中段且与出水管2一样处于分配管3同侧的水平连接杆4、与连接杆4远离分配管3的另一端垂直相接且长度大体等于分配管3长度的竖直连接板5、分别与连接板5长度方向两端对称旋接且螺纹端正对两个出水口21的两个调节螺栓6、分别与两个调节螺栓6的螺纹端相接的两个同规格竖直圆形阻挡板7,连接杆4的长度大于出水管2的长度,阻挡板7的面积大于出水口21的面积。这样,通过调节两个分别与两个出水口21相对且与出水口21之间间隙可调节的阻挡板7即可对出水口21的出水压力进行调节。
按照所需水幕的压力大小,调节阻挡板7与出水口21之间的间隙。水自进水口11进入管状体后,自出水口21喷出,由于受到阻挡板7的阻挡作用,水向四周散开喷出,形成水幕,满足对烟气进行降尘的需求。本喷射器形成的水幕中的雾珠比较均匀、喷射速度及水珠大小调节容易。当阻挡板与出水口之间的距离较小时,水幕的射程远、产雾量大、雾粒直径小,使用效果好。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显而易见的若干变换或替代以及改型,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永宝,未经刘永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549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废气洗涤塔
- 下一篇: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互补应用在地震测报仪上的供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