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环保窑炉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55029.8 | 申请日: | 201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82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15 |
发明(设计)人: | 黄雪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金锦窑炉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7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保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窑炉装置,具体为一种环保窑炉。
背景技术
一般有色金属熔炼过程中所产生的高温烟气都直接排向废气处理设施中进行废气处理,在废气处理过程中将散失大量的热量,不但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平衡,还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目前,蓄热技术已在工业窑炉中得到应用,大多是采用炉体加热风管或者烟气循环加热风管来求得余热的回用,但效果并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环保窑炉,以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本实用新型环保窑炉,包括燃气管、冶炼炉体、第一系列蓄热器、第一系列管道、四通切换阀、气动控制仪、气泵、进气管道、鼓风机、鼓风机用电机、第二系列管道、第二系列蓄热器、出气管道、除尘器、引风机用电机、引风机、烟囱,所述冶炼炉体的后面和右面设置第一系列蓄热器,冶炼炉体的前面和左面设置第二系列蓄热器,第一系列蓄热器通过第一系列管道与四通切换阀连接,第二系列蓄热器通过第二系列管道与四通切换阀连接,四通切换阀通过进气管道与鼓风机连接,鼓风机与鼓风机用电机连接;四通切换阀通过出气管道与除尘器连接,除尘器与引风机连接,引风机同时与引风机用电机及烟囱连接;四通切换阀一侧设置有气动控制仪并与其连接,气动控制仪与气泵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利用直接过滤的方式吸收烟气余热,加热进气,大大提高了炉温,相对减少了燃气供应量,加速冶炼过程,增加了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环保窑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环保窑炉,包括燃气管1、冶炼炉体2、第一系列蓄热器3、第一系列管道4、四通切换阀5、气动控制仪6、气泵7、进气管道8、鼓风机9、鼓风机用电机10、第二系列管道11、第二系列蓄热器12、出气管道13、除尘器14、引风机用电机15、引风机16、烟囱17,所述冶炼炉体2的后面和右面设置第一系列蓄热器3,冶炼炉体2的前面和左面设置第二系列蓄热器12,第一系列蓄热器3通过第一系列管道4与四通切换阀5连接,第二系列蓄热器12通过第二系列管道11与四通切换阀5连接,四通切换阀5通过进气管道8与鼓风机9连接,鼓风机9与鼓风机用电机10连接;四通切换阀5通过出气管道13与除尘器14连接,除尘器14与引风机16连接,引风机16同时与引风机用电机15及烟囱17连接;四通切换阀5一侧设置有气动控制仪6并与其连接,气动控制仪6与气泵7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是:
鼓风机9将冷风依次经过进气管道8、四通切换阀5、第一系列管道4和第一系列蓄热器3进入冶炼炉体2助燃;另一边,引风机16形成的负压将冶炼炉体2内的烟气依次经过第二系列蓄热器12、第二系列管道11、四通切换阀5、出气管道13和除尘器14排放到烟囱17。在热烟气经过第二系列蓄热器12时,热烟气的大部分热量被第二系列蓄热器12吸收储存,由于气动控制仪6借助气泵7的压力周期性地操纵四通切换阀5改变内腔通道,迫使进入进气管道8的冷风依次经过四通切换阀5和第二系列管道11,再经过己经储存热量的第二系列蓄热器12,最终变成热风进入冶炼炉体2助燃;第一系列管道4因四通切换阀5改变方向可变为排烟道,第一系列蓄热器3重新储存热量。四通切换阀的周期换向迫使第一系列蓄热器3和第二系列蓄热器12交替储存释放热量,致使进炉的空气始终保持较高的温度助燃,达到节能的目的。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金锦窑炉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江西金锦窑炉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5502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