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操作力高强度的闸阀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58480.5 | 申请日: | 201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2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2 |
发明(设计)人: | 陈键明;黎彪;吴柏敏;潘庆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永泉阀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02 | 分类号: | F16K3/02;F16K3/316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南海智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25 | 代理人: | 李宪宾 |
地址: | 52820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操作 强度 闸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低操作力高强度的闸阀。
背景技术:
传统流体管网控制中使用的闸阀,它是利用闸板与闸阀壳体内壁互相配合密封实现关闭的,具体地说就是闸板外周包裹有密封圈,闸板受到阀杆驱使向下运动,直到闸板底部压住闸阀壳体底部、闸板上部压住闸阀壳体内壁向中心倾斜的倾斜面,这样上下压密实现闸阀的全封闭,为了与壳体内壁倾斜面压合密封,在闸板密封圈的顶部两侧都会设置肩部,这种肩部在对壳体内壁倾斜面压合时,其压缩非常严重,密封圈容易发生挤隙现象,闸板与壳体内壁倾斜面楔得过紧,需要使用很大的操作力才能关闭与开启闸阀,造成开闭的能耗高,而且闸板密封圈容易因压缩过量而造成应力松弛、疲劳老化,甚至永久变形而破损失效;闸板侧边的导向筋板与阀体内壁配合滑动时,摩擦力阻力非常大,进一步增大了闸阀启闭的操作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低操作力、可延长密封圈使用寿命的高强度闸阀。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低操作力高强度的闸阀包括有闸阀壳体、阀杆和闸板,闸板外周设有密封圈,闸板安装在阀杆上,阀杆与闸阀壳体成螺纹连接,闸阀壳体内壁向中心倾斜有倾斜面,闸板密封圈的顶部两侧设有肩部,其特征在于:相对应该肩部处,闸板向外延伸有凸缘,密封圈肩部包住该凸缘。
在闸板上与闸阀壳体配合滑动的两侧导向筋板上套装有极小摩擦系数材料制成的辅助滑套。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减少密封圈肩部的变形量,从而降低启闭的操作力,另外在闸板两侧的导向筋板上加套摩擦系数非常小的辅助滑套,可降低闸板上下升降时的摩擦阻力,进一步将少启闭所需的操作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低操作力高强度闸阀的剖视结构图之一;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低操作力高强度闸阀的剖视结构图之二;
图4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专利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的低操作力高强度的闸阀包括有闸阀壳体1、阀杆2和闸板3,闸板3外周设有密封圈4,闸板3安装在阀杆2上,阀杆2与闸阀壳体1成螺纹连接,只要利用工具转动阀杆2,就可以使阀杆2带动闸板3一起上下升降了,闸阀壳体1内壁向中心倾斜有倾斜面5,闸板密封圈4的顶部两侧设有肩部41,相对应该肩部41处,闸板3向外延伸有凸缘31,密封圈肩部41包住该凸缘31,利用肩部41与倾斜面5的配合实现闸板3上部的密封,而闸板3的底部直接压住闸阀壳体1底部就可以实现闸板3下部的密封,从而达到闸阀关闭的目的,开启时,转动阀杆2,阀杆2带动闸板3上升,密封圈肩部41离开闸阀壳体1的倾斜面5,而闸板3底部离开闸阀壳体1底部,这时闸阀就开启了。
在闸板3上与闸阀壳体1配合滑动的两侧导向筋板32上套装有极小摩擦系数材料制成的辅助滑套6。
闸板3表面全包覆橡胶密封圈4,在橡胶密封圈4上部为配合密封而设的肩部41处,闸板3向外延伸出凸缘31,利用此凸缘31的限位保护作用限制橡胶密封圈肩部41的压缩变形量,从而达到保护橡胶密封圈肩部41,防止橡胶密封圈肩部41因压缩变形量过大而产生应力松驰、疲劳老化和破损失效的现象,提高了密封的可靠性;利用此凸缘31的限位保护作用,限制了闸板3在闸阀壳体1中的关闭楔紧行程,减少了闸板3的楔紧程度,从而减少了闸板3的关闭和开启力;利用此凸缘31的限位保护作用,避免了闸板橡胶密封圈4在介质压力作用下的挤隙现象,闸板3只需用很小的关闭力建立了初始自密封比压后,即可利用被密封介质的压力实行自动密封,不须再额外施加关闭力,从而可以充分利用被密封介质的压力实现闸板3的轴向自动密封和径向自动密封,把原来的不利因素变为了有利因素,一改常见闸阀的密封圈因发生挤隙现象而必须施加大操作力才能强制关闭和开启闸板的现象,因此阀门的操作力可很小。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永泉阀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永泉阀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584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