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分解油烟装置的抽油烟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59119.4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2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华明 |
主分类号: | F24C15/20 | 分类号: | F24C15/20;B01D53/32 |
代理公司: | 南昌市平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6122 | 代理人: | 姚伯川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分解 油烟 装置 抽油烟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分解油烟装置的抽油烟机,属烟气排放环保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市场上的抽油烟机大多功能是将厨房内的油烟通过烟道排到室外,有的抽油烟机虽附设有过滤网,将油烟中的油颗粒吸附,聚集到集油盒,聚满油盒后集中倒掉,但仍有油烟小颗粒随油烟排气装置排到室外。油烟机使用时间稍长些,仍会积满油垢,难于清洗,有时还会堵塞油烟机。
厨房中燃气燃烧和油脂加热所形成的油烟气体含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以及具有强烈致癌性的苯并芘等许多对人体有严重危害的物质,苯并芘可导致人体细胞染色体的损伤,长期吸入可诱发肺脏组织癌变。厨房的油烟还会对鼻、眼、咽喉粘膜有较强的刺激,可引起鼻炎、咽喉炎、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因油烟所导致的哮喘病患者现有1000万人,并以每年10%的速度上升。因油烟所导致肺癌死亡的人数以每五年27.9%的速度上升。目前,除了采用抽油烟机将油烟抽出外排以外,尚未有一种有效的办法来解决厨房的油烟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已有抽油烟机存在的只排不除的问题,公开一种能够分解油烟的抽烟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在现有抽油烟机的基础上,增加一套分解油烟的装置,在抽油烟的过程中,利用直流高压放电将油烟分解,再将不含油烟的气体排出。
本实用新型带有分解油烟装置的抽油烟机由可分解油烟的高压放电反应器1、风机2、抽油烟机外壳3、头罩4和排烟管5组成。高压放电反应器和风机安装在抽油烟机外壳与排烟管之间油烟经过的空间,根据油烟机尺寸与内部空间的不同,高压放电反应器可设置在不同位置。按烟气的走向,高压放电反应器可安装在风机的前面或安装在风机后面。抽油烟机工作时,风机接室内交流电源,高压放电反应器接直流高压电源,风机工作,将油烟吸入油烟机,油烟经过高压放电反应器,在高压放电的作用下,油烟中的有机分子分解,分解为对人体无害的物质,然后将其排放出去。所述高压放电反应器的工作电压为直流20kv-200kv。
本实用新型分解油烟装置的中的高压放电反应器,由多个单一处理单元的放电反应器并联组成矩形或圆形的处理单元结构。单一处理单元的放电反应器由空心圆柱电极或螺旋电极和棒状电极组成,棒状电极位于空心圆柱电极或螺旋电极的轴线上,当棒状电极施加高压直流电压时,棒状电极与空心圆柱电极或螺旋电极之间产生放电,穿过空心圆柱电极或螺旋电极内部的油烟等有机气体便可被分解。空心圆柱电极柱壁上加工有与轴线交错的开缝,可增加棒状电极与空心圆柱电极之间的放电强度。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比较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分解油烟的高压放电反应器设计在抽油烟机中,可以对流经的油烟气进行分解,大大减少油烟的排放量,分解油烟的效率达95%以上,而且无臭氧释放。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家庭厨房的油烟排放处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带有分解油烟装置的抽油烟机结构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带有分解油烟装置的抽油烟机结构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带有分解油烟装置的抽油烟机结构三;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分解油烟装置中的方形处理单元结构;
图5是本实用新型分解油烟装置中的圆形处理单元结构;
图6是本实用新型分解油烟装置处理单元中的单一处理单元一;
图7是本实用新型分解油烟装置处理单元中的单一处理单元二
图中图号为:1是高压放电反应器;2是风机;3是抽油烟机外壳;4是头罩;5是排烟管;11是单一处理单元;12是方形塑料绝缘外壳;13是圆形塑料绝缘外壳;111是棒状电极;112是空心圆柱电极;113是螺旋电极;114是支撑架;115是支撑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如图1所示。
本实施例带有分解油烟装置的抽油烟机由高压放电反应器1、风机2、抽油烟机外壳3、头罩4和排烟管5组成。高压放电反应器1和风机2安装在抽油烟机外壳3与头罩4之间油烟经过的空间,高压放电反应器1安装在风机2的下面;头罩4接排烟管5。高压放电反应器是由多个单一处理单元一并联组成的方形处理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华明,未经刘华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5911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