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拆装式复合材料桥节构件的横向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59953.3 | 申请日: | 201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6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文;程抱冰;侯忠明;马建;侯宝科;辛涛;侯绪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E01D15/12 | 分类号: | E01D15/1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32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拆装 复合材料 构件 横向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应急桥梁器材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应急桥的纵向连接结构,尤其是一种拆装式复合材料桥节构件的横向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应急桥梁器材通常要设计成不同构件的连接组合方式,以满足反复拆装、储存运输等特殊要求。传统的该类器材主要采用高强钢、铝合金等金属构件,各构件之是可采用焊接、铆接、螺栓和销钉等各种连接方式。树脂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具有比金属材料更高的比强度、比刚度和力学性能可设计性,是应急桥梁器材材料应用发展的方向,但该类材料应用时主要为各向异性材料,其沿纤维方向的力学性能突出,但材料抗剪性能较弱,且二次加工容易引起纤维分层并破坏纤维的连续性,进而影响构件的各项性能,因而此类构件的连接设计至关重要。
金属材料应急桥梁器材各桥节构件之间的横向连接通常采用焊接连接件,并通过螺栓、销轴等连接方式,保证各桥节构件之间的载荷传递和协同工作。树脂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构件不能采取类似金属构件的连接方式,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可靠地设计其连接机构和连接方式一直是制约和影响该类材料应用的关键技术之一。
树脂基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各桥节之间的横向连接既要能实现构件之间的快速拆装,还要满足荷载传递和构件之间的协同工作,为此,需要设计特殊有效的横向连接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拆装式复合材料桥节构件的横向连接结构,该结构采用复合材料桥节构件的凹凸外形设计及中性轴位置穿管紧固,能够保证各桥节构件横向之间的协同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的:
这种拆装式复合材料桥节构件的横向连接结构,若干采用复合材料的桥节单片梁通过凹凸口型结构并列嵌合成一体,再通过若干横向穿过各桥节单片梁梁身中性轴位置的横向连接杆件紧固。
上述桥节单片梁为多腔箱形梁结构,桥节单片梁的一侧设置有凹槽,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凹槽相适应的凸条;并列相邻的两条桥节单片梁上其中一条的凸条嵌入另一条的凹槽中。
上述桥节单片梁为三腔箱形梁结构。
上述横向连接杆件从两端紧固。
进一步,两个整体车辙之间通过横向连接机构连接形成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采用复合材料桥节构件的凹凸外形设计及中性轴位置(理想状态下中间位置不受拉压应力)穿管并从两端紧固,使各桥节之间联结形成整体车辙,保证了各桥节构件横向之间的协同工作,同时通过车辙之间的横向连接机构,使两道车辙形成一体式结构,保证了车辙式应急桥的有效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桥节单片梁的三腔箱形梁结构的实施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双车辙连接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2的侧视图。
其中:1为桥节单片梁;2为纵向连接结构;3为横向连接机构;4为凹槽;5为凸条;6为横向连接杆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见图2,该种拆装式复合材料桥节构件的横向连接结构,是由若干采用复合材料的桥节单片梁1通过凹凸口型结构并列嵌合,再通过若干横向穿过各桥节单片梁1梁身的横向连接杆件紧固为整体车辙的。其中桥节单片梁1还可以通过纵向连接结构2将多段连接以增加桥的长度。
参见图1和图3,桥节单片梁1为多腔箱形梁结构,桥节单片梁1的一侧设置有凹槽4,另一侧设置有与所述凹槽4相适应的凸条5;并列相邻的两段桥节单片梁1上其中一条的凸条5嵌入另一条的凹槽4中。在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中,桥节单片梁1为三腔箱形梁结构。所述横向连接杆件6穿过桥节单片梁1梁身的中间位置,即在中性轴位置,不受拉压应力,该横向连接杆件6从两端紧固。并且如图2,两个整体车辙之间通过横向连接机构3连接形成一体式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复合材料构件外形尺寸的巧妙设计和在合理位置设置特殊紧固机构的方式,实现了该类构件横向之间的有机结合和协同工作,避免了传统的螺栓、销钉等连接形式造成的构件局部受力过大和材料受剪等对复合材料构件不利的影响,同时本设计还通过设置横向联系杆件,保证了两道复合材料车辙之间的有效连接,实现了车辙式复合材料应急桥的整体协同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建筑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599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