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割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0255.5 | 申请日: | 201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24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军;陈家宏;任春环;郭晓飞;程箫;黄桠锋;陈泽文;凌英会;骆先虎;刘旭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D34/68 | 分类号: | A01D34/68;A01D34/78;A01G3/08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王伟 |
地址: | 230036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割草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割草机,具体地说是一种适应于收割或采集灌木丛及较高处枝叶的割草机。
背景技术
现有畜牧养殖中,经常要通过人工采割青草或绿叶来喂养牛羊等食草性动物,人们可以借助割草机进行采割作业,但现有割草机存有如下缺陷:1、不能采割高处枝叶,对于高处枝叶只能通过人工攀爬等方式进行采割,不仅费时费力,效率低下,而且浪费很多较高处本可以用来饲喂动物的鲜绿枝叶。2、割草机割草头圆盘直径较大,对于石头密布的山林地表割草环境,割草头圆盘易与石头发生碰撞致使刀片弯曲或磨损。3、现有割草机多为柴油机驱动,柴油要加进油箱,从而加重机体重量,机体笨重,增加割草作业难度,影响工作效率;而且为了保证割草机的良好性能,还要经常清洁泡沫滤芯,并更换机油,清洗工作繁琐;机油容易污染环境;柴油驱动产生震动较剧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避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利用清洁可再生能源并可收割高处枝叶的割草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手持式割草机,包括圆盘式齿轮割刀、电机以及用于连接齿轮割刀并传输旋转动力的传动转轴,其结构特点在于:所述传动转轴包括固定轴杆和以套管形式连接的伸缩式轴杆两部分,所述传动转轴外设有手持套杆,所述手持套杆对应传动转轴包括固定套杆和伸缩套杆两部分,所述手持套杆与传动转轴之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手持式割草机,其结构特点还在于:
所述传动转轴横断面为正方形或带缺口的圆形。
所述手持套杆上还设置有手持式操作手柄,所述操作手柄上设置有电机开关和变速按钮。
所述割草机还包括一分离设置的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电机以太阳能电池板或便携式电池供电。
所述手持套杆在靠近圆盘式齿轮割刀处设置有挡草板。
所述手持套杆上还设置有背带扣。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其传动转轴采用伸缩式结构,使其可以进行较高处收割作业,从而解决高远处收割或采割问题。
2、本实用新型设置圆盘齿轮割刀作为割草头,由于直径较小,其适用于山石较多地区的牧草及野草收割,且方便在浓密的树枝间采割,稳定性高,刀片不易被损坏,增加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电机采用太阳能电池板或便携式电池供电,天气晴朗时,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将其背在肩上;天气阴沉时,采用便携式电池供电,不仅为割草机的连续工作提供充足的电力供应,而且高效节能,不污染环境。
4、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其主体结构可由轻质材料制成,具有高效环保,轻便易携,持久耐用,结构简单,便于清洁,价格低廉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传动转轴结构部分轴向剖视图。
图中标号:1圆盘式齿轮割刀、2电机、3传动转轴、31固定轴杆、32伸缩式轴杆、4手持套杆、41固定套杆、42伸缩套杆、5轴承、6操作手柄、7电机开关、8变速按钮、9挡草板、10背带扣、11固定圈。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手持式割草机,包括圆盘式齿轮割刀1、电机2以及用于连接齿轮割刀并传输旋转动力的传动转轴3,传动转轴3包括固定轴杆31和以套管形式连接的伸缩式轴杆32两部分,传动转轴外设有手持套杆4,手持套杆4对应传动转轴包括固定套杆41和伸缩套杆42两部分,手持套杆4与传动转轴之间通过轴承5转动连接。传动转轴横断面为正方形或带缺口的圆形,保证旋转时不会打滑。
如图1所示,手持套杆4上还设置有手持式操作手柄6和背带扣10,操作手柄6上设置有电机开关7和变速按钮8。手持套杆4在靠近圆盘式齿轮割刀处设置有挡草板9。
具体实施时,割草机还包括一分离设置的太阳能电池板,所述电机以太阳能电池板或便携式电池供电。天气晴朗时,采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将其背在肩上;天气阴沉时,采用便携式电池供电,不仅为割草机的连续工作提供充足的电力供应,而且高效节能,不污染环境。
伸缩式套杆42由多节不同直径的连接杆通过固定圈11连接而成,固定圈11与直径较大的连接杆连接的一端内侧设有螺纹,直径较大连接杆末端有相应螺纹,随着固定圈顺时针旋转,直径较大连接杆端口收缩,固定直径较小连接杆,实现固定的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02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室重力地下滴灌系统
- 下一篇:按摩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