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代步车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0389.7 | 申请日: | 201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64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黄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李明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B62K1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李盛洪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 代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供人乘座的能够行驶的电动代步车。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动代步车包括车架前梁,与车架前梁前端固定连接的立柱,装设在立柱上端的把手,装设在立柱组件下端的前轮,与车架前梁后端固定连接的座椅支撑管、车架后梁,座椅支撑管上端固定连接有座椅,车架后梁的一端装设有左后轮,车架后梁的另一端装设有右后轮。车架前梁及车架后梁为一体式结构。使用者不能根据自身身材的高矮对车架前梁的长度进行调节,从而使乘座者乘座起来更舒服;使用者亦不能根据行驶要求,调节车架后梁的宽度来增加行驶的稳定性及安全性。但对于现有的电动代步车来说,使用者不能根据需要对车架前梁的长度及车架后梁的宽度进行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根据自身身材的高矮对车架前梁的长度及根据行驶要求对车架后梁的宽度进行调节,从而使使用者乘座起来更舒服使用更加安全的电动代步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构造一种电动代步车,包括车架前梁,与车架前梁前端固定连接的立柱组件,装设在立柱组件上端的把手,装设在立柱组件下端的前轮,与车架前梁后端固定连接的座椅支撑管、车架后梁,座椅支撑管上端固定连接有座椅,车架后梁的一端装设有左后轮,车架后梁的另一端装设有右后轮,所述车架前梁是由第一车架前梁、第二车架前梁构成,第一车架前梁开设有第一定位孔,第二车架前梁开设有与第一定位孔相应的若干个第一插销插入开孔,第一车架前梁插入第二车架前梁内通过第一插销插入相对应的第一插销插入开孔、第一定位孔相连接。
所述车架后梁是由与第二车架前梁后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车架后梁、与第一车架后梁一端相连接的第二车架后梁和与第一车架后梁另一端相连接的第三车架后梁构成。
所述第二车架后梁开设有第二定位孔,第一车架后梁一端开设有与第二定位孔相应的若干个第二插销插入开孔,第二车架后梁插入第一车架后梁内通过第二插销插入相对应的第二插销插入开孔、第二定位孔相连接,第一车架后梁一端装设有用于将第一车架后梁和第一车架后梁一端夹紧的第二快速夹。
所述第三车架后梁开设有第三定位孔,第一车架后梁另一端开设有与第三定位孔相应的若干个第三插销插入开孔,第三车架后梁插入第一车架后梁内通过第三插销插入相对应的第三插销插入开孔、第三定位孔相连接,第一车架后梁另一端装设有用于将第三车架后梁和第一车架后梁另一端夹紧的第三快速夹。
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代步车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车架前梁及车架后梁设计成可以伸缩调节的结构,使用者能根据自身身材的高矮对车架前梁的长度及根据行驶要求车架后梁的宽度进行调节,从而使使用者乘座起来更舒服行驶更加稳定及安全,使用者亦能根据行驶要求,调节车架后梁的宽度,增加行驶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此外,该电动代步车的立柱组件及座椅为可折叠结构,便于折叠存放。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动代步车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动代步车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图1的分解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电动代步车的最佳实施例,并不因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照图1、图2,提供一种电动代步车,包括车架前梁1,与车架前梁1前端固定连接的立柱组件2,装设在立柱组件2上端的把手3,装设在立柱组件2下端的前轮4,与车架前梁1后端固定连接的座椅支撑管5、车架后梁6,座椅支撑管5上端固定连接有座椅26,车架后梁6的一端装设有左后轮7,车架后梁6的另一端装设有右后轮8,所述车架前梁1是由第一车架前梁9、第二车架前梁10构成,第一车架前梁9开设有第一定位孔11,第二车架前梁10开设有与第一定位孔11相应的若干个第一插销插入开孔12,第一车架前梁9插入第二车架前梁10内通过第一插销13插入相对应的第一插销插入开孔12、第一定位孔11相连接。
所述第二车架前梁10的前端装设有用于将第一车架前梁9和第二车架前梁10夹紧的第一快速夹14,第一插销13插入相对应的第一插销插入开孔12、第一定位孔11后,利用第一快速夹14将第一车架前梁9和第二车架前梁10夹紧。
所述车架后梁6是由与第二车架前梁10后端固定连接的第一车架后梁15、与第一车架后梁15一端相连接的第二车架后梁16和与第一车架后梁15另一端相连接的第三车架后梁17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李明,未经黄李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03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