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点传感器托筒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0732.8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73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1-16 |
发明(设计)人: | 黄正宇;徐相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蓝岭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17 | 分类号: | E21B47/0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47 江苏省昆山市苇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点 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托筒结构,适用于石油、石化等行业中,具体的说是一种在油井生产测井中长期放置在井下保护井下测试装置的托筒,尤其是一种光纤温度与压力永久式油井传感器的单点传感器托筒。
背景技术
智能井技术始于20世纪90年代,在当时全球石油工业提高油藏产能的大趋势下,智能井技术得以发展并商业化。这一技术的研发使许多原来不能开采的边际油田得到开发,为深水、海上、边远地区及老油田的开发带来了希望。所谓智能井就是在井中安装了可获得井下油气生产信息的传感器、数据传输系统和控制设备,并可在地面进行数据收集和决策分析的井。通过智能井可以进行远程控制,达到优化产能的目的。应用智能井技术可以通过一口井对多个油藏流体的流入和流出进行远程控制,避免不同的油藏压力带来的交叉流动。对于多油层合采,智能完井的应用允许交替开采上部和下部产层,加快了整个井的生产速度,也提高了油井的净现值。油藏的远程管理使得作业人员无需对井进行物理干预,减少了潜在的修井作业的成本。在钻机时间(尤其是在深水或海底)成本昂贵的条件下,修井成本的降低会带来显著的效益,同时也弥补了由于修井而损失的产量。另外,应用智能完井的注入井可以更好地进行注水控制,提高油井的最终采收率。同时,应用智能井系统也可以减少地面基建设施成本。智能井技术的目的是提高油井开采率,提高油田自动化控制横向排列,降低油田操作成本与设备成本,从而实现长远的经济效益。
智能井技术中的核心部件是永久式油井传感器,它负责向地面提供压力温度数据。随着油田的不断开采,油气井的深度不断增加,传感器的工作环境温度也越来越高。传统电子传感器已经难以满足需要。根据国外统计,井下温度每升高18℃,电子传感器的故障率就提高1倍。壳牌石油在1987-1998年间对952个电子永久性油井传感器的分析表明,在低于100℃的连续工作环境下,12%的传感器在1年内失效,31%在5年内失效。美国Quartzdyne公司对其超过450个高温电子传感器在180℃环境下进行测试,3个月内超过60%的传感器失效,在6个月内,全部传感器失效。因此,电子传感器一般用于低于100℃的油井中。一些深海油井的温度已经达到200-250℃,而稠油注气井的温度高达300℃。在这些应用环境中,电子传感器完全无法满足要求。
光纤技术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应用,这是因为相对于以前电子导体的使用情况,光纤在信息传输、接收质量以及传输速度上中有着很大的提高。目前光纤传感器在油田中的应用中以耐高温、抗腐蚀、抗电磁干扰、使用安全不打火、体积小等优势已经得到广泛认可,随着油田开采技术的发展,光纤传感器在石油领域的运用将成为一种趋势。目前国外进行油井用光纤传感器开发的公司有美国Weatherford公司,美国Sabeus公司,美国Baker-Hughs公司,加拿大FISO公司,巴西Gavea公司,英国Sensornet公司,法国Schlumberger公司。前五个公司主要方向为单点温度压力传感器,后两个公司主要方向为分布式温度传感器。
但是油田井下的条件非常苛刻,例如高温高压,振动,腐蚀性流体等,在这些的条件单独或共同的作用下,光纤传感器很容易受损,造成相对于光纤在其他领域应用的提前失效。而且还要注意光纤传感器在安装到井下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的冲击,振动,摩擦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情况下井下的工作环境对于光纤设备都是不利的。因此为了利用光纤优良的技术价值, 需要一些能更有效的利用光纤并且能将光纤传感器更方便可靠的安置于井下的解决方法。
但是,目前尚未有一种非常好的传感器的托筒可以同时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A:为传感器提供安装位置,达到使传感器在管柱上固定的目的。
B:将缆线压紧固定在托筒上,当缆线收到外界的拉力的时候,不会使缆线从传感器内抽出,导致传感器传输信号的中断。
C:可以对传感器提供防撞保护,使外界的冲击被托筒所抵挡,而不对安装在其上的传感器造成影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点传感器托筒,该托筒可以同时满足以下几点要求:
A:为传感器提供安装位置,达到使传感器在管柱上固定的目的。
B:将缆线压紧固定在托筒上,当缆线收到外界的拉力的时候,不会使缆线从传感器内抽出,导致传感器传输信号的中断。
C:可以对传感器提供防撞保护,使外界的冲击被托筒所抵挡,而不对安装在其上的传感器造成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蓝岭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蓝岭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07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断桥铝门窗专用执手
- 下一篇:门边无缝隙的防盗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