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七条纹汽车安全带织带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1195.9 | 申请日: | 201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04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周航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爱思织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00 | 分类号: | D03D1/00;D03D5/00;D03D13/00;B60R22/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蒋亮珠 |
地址: | 201805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条纹 汽车 安全带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动车座椅安全带织带结构,尤其是涉及一种七条纹汽车安全带织带结构。
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强制要求机动车乘用者在乘坐机动车辆时必须使用专用的安全装置,该装置中安全带起主要牵引锁住作用,因此要求安全带应具有足够的抗拉强度与稳定性以保证安全性能。
目前国内针对汽车安全带的性能要求主要为织带的抗拉力、规格、厚度、色牢度等普通性能,故生产中较多采用聚丙烯材料,而此种材料的最大缺点即为抗拉力低、抗老化性能差,并且目前的生产工艺无法克服上述缺点,因此采用现有技术得到的汽车安全带织带在发生事故时起不到理想的牵引锁住作用,安全性较差,无法给机动车乘用者提供高质量的安全保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抗拉强度、高稳定性、高耐磨、无毒阻燃性的七条纹汽车安全带织带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七条纹汽车安全带织带结构,该安全带织带结构由经线与纬线相互交织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全带织带结构由七条斜条纹构成的主带以及锁边组成,所述的锁边设于主带的针织边。
所述的斜条纹为经线与纬线二高二低的斜条纹组织结构,相邻两根斜条纹上的组织结构呈镜像对称关系。
所述的经线为260~300根,所述的安全带织带结构的织物纬密为5.2~6.6纬/CM。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制得一种外观呈现七条纹的边缘自锁防脱线型汽车安全带织带,该安全带织带具有高抗拉强度、高稳定性、高耐磨、无毒阻燃性、抗微生物和高耐光性,可以为乘坐机动车辆的乘用者提供更高的安全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织带的1~40列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织带的41~80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织带的81~120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织带的121~160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织带的161~200列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织带的201~240列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织带的241~280列结构示意图;
图1~7中1为经组织点,2为纬组织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7所示,一种七条纹汽车安全带织带结构,该织带结构由经线与纬线相互交织组成,它包括由七条斜条纹构成的主带以及设置在该主带针织边的锁边,主带的相邻两条斜条纹呈镜像对称关系,所述的斜条纹的组织结构为经线与纬线二高二低,经组织点1和纬组织点2两两相间,所述的经线为280根,织带宽度为49mm,纬密为6.0。
实施例2
参照图1~图7,一种七条纹汽车安全带织带结构,该织带结构由经线与纬线相互交织组成,它包括由七条斜条纹构成的主带以及设置在该主带针织边的锁边,主带的相邻两条斜条纹呈镜像对称关系,所述的斜条纹的组织结构为经线与纬线二高二低,经组织点1和纬组织点2两两相间,所述的经线为270根,织带宽度为50mm,纬密为6.4。
实施例3
参照图1~图7,一种七条纹汽车安全带织带结构,该织带结构由经线与纬线相互交织组成,它包括由七条斜条纹构成的主带以及设置在该主带针织边的锁边,主带的相邻两条斜条纹呈镜像对称关系,所述的斜条纹的组织结构为经线与纬线二高二低,经组织点1和纬组织点2两两相间,该斜条纹组织结构在相邻两根斜条纹上呈镜像对称关系,所述的经线为300根,织带宽度为48mm,纬密为6.6。
实施例4
参照图1~图7,一种七条纹汽车安全带织带结构,该织带结构由经线与纬线相互交织组成,它包括由七条斜条纹构成的主带以及设置在该主带针织边的锁边,主带的相邻两条斜条纹呈镜像对称关系,所述的斜条纹的组织结构为经线与纬线二高二低,经组织点1和纬组织点2两两相间,所述的经线为260根,织带宽度为49mm,纬密为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爱思织带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爱思织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119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