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胸外科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1695.2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94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03 |
发明(设计)人: | 杨启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启光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26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胸外科 引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地说是一种胸外科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胸腔闭式引流术是心胸外科领域常用的治疗方法,治疗时,应将患者胸腔内的气体、液体及时排出体外,现有技术的几种引流方法存在着一定不足,其中一种是用注射器对患者胸腔内的气体液体进行反复抽吸,这种方法的不足是反复对患者的胸腔进行穿刺,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大,患者胸腔内的积气、积液抽吸不彻底等,另一种方法是胸腔穿刺引流法,目前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的胸腔引流管为端、侧孔式医用硅胶管,为保持胸腔引流通畅,经常需要挤捏引流管,但这些引流管的挤捏效果不好,不能产生较大的压差,对于堵塞引流管的凝血块和纤维素不能造成有力的冲刷效果,这种引流管的不足是患者体外固定效果不理想,极易松动且患者的穿刺处易感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使用效果好的胸外科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胸外科引流装置,包括针头、引流管、引流处理器和负压装置,针头设置在引流管上,引流管的中部设置有三通,负压装置与引流处理器相连接,针头与三通之间的引流管上设置有观察管和引流单向阀,观察管和引流单向阀串联在引流管中;负压装置与引流处理器之间设置有导气单向阀。
所述引流处理器和负压装置通过导气管相连接,导气单向阀设置在导气管上。
所述负压装置上设置有负压开关,所述导气单向阀与负压开关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胸外科引流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性能优良、实用等特点,可以防止导液管堵塞,并能防止引流物倒回。
2)操作较为简单,引流效果好,既减小了患者的痛苦,又保证引流工作顺利的进行。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针头,2、引流管,3、观察管,4、引流单向阀,5、三通,6、引流处理器,7、导气单向阀,8、导气管,9、负压开关,10、负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以下详细说明。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胸外科引流装置,其结构包括针头1、引流管2、引流处理器6和负压装置10,针头1设置在引流管2上,引流管2的中部设置有三通5,负压装置10与引流处理器6相连接,针头1与三通5之间的引流管2上设置有观察管3和引流单向阀4,观察管3和引流单向阀4串联在引流管2中;负压装置10与引流处理器6之间设置有导气单向阀7。
所述引流处理器6和负压装置10通过导气管8相连接,导气单向阀7设置在导气管8上。负压装置10上设置有负压开关9,所述导气单向阀7与负压开关9相连接。
引流时,可以通过观察管观察引流情况,由于引流单向阀的存在,可以防止引流物倒流。三通将引流管伸展为两根,其中一根可做备用,在其中一根引流管堵塞时,可通过另一根引流管工作。打开负压开关,引流处理器开始工作,导气单向阀可保证引流处理器中的引流物不回流,防止感染。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胸外科引流装置其加工制作简单方便,按说明书附图所示加工制作即可。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人员的已知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启光,未经杨启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169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