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冷凝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2517.1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8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彭忠勇;刘竹兰;吴思敏;吴永新;彭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赛维LDK太阳能多晶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338000 江西省新余***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冷凝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晶硅废气回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循环冷凝器。
背景技术
在多晶硅生产中,二氯氢硅合成工序和还原工序会产生大量废气,据估算,每生产1kg多晶硅产品,就会产生40kg的废气。多晶硅废气既是有效原料气或中间产品,又是对环境具有极大危害的物质,如果直接排放则会产生大量废液、废气,同时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所以有效分离、回收这些组分,变废为宝是多晶硅生产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为解决这一问题,本领域都是采用冷凝器将废气冷凝成液体来收集。现有的冷凝器结构中,由于冷凝系统长时间连续化运行,系统中的壳程里存在一定量的污垢,这些污垢主要由冷冻机润滑油和平常检修时漏进系统中的空气中的水分在低温时凝结而成的冰渣形成。经年积月累,冰渣和冷冻油污垢越积越多,严重影响换热器的换热效果。这时,若要清除上述污垢,则必须要停产,并将冷凝系统中的管线拆下,将冷凝器从系统中切出,然后再灌注碱液,将污垢清洗后排出。这样的处理方法因需要停产检修,费时较长,严重影响生产,而且常温常压下氟利昂为气体,易造成环境污染,破坏臭氧层。此外,冷凝器再次投产需要抽负压,容易使阀门内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循环冷凝器,该循环冷凝器在清理壳程里的污垢时不需停产,不会污染环境。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循环冷凝器,用于冷凝多晶硅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包括外壳和设于所述外壳内的若干冷凝管,所述外壳与冷凝管之间形成用于通入冷却介质的壳程,所述冷凝管为中空管,所述冷凝管用于通入尾气并由所述冷却介质降温冷凝,所述外壳最低处设有一与所述壳程相连通的排污阀。
具体地,所述外壳上设有冷却介质进口阀、冷却介质出口阀、废气进口阀和废气出口阀,所述冷却介质出口阀和废气进口阀位于所述外壳上部,所述冷却介质进口阀和废气出口阀位于所述外壳下部,所述冷却介质进口阀和冷却介质出口阀与所述壳程连通,所述废气进口阀和废气出口阀通过与所述冷凝管连通。
具体地,所述外壳上设有冷却介质进口阀、冷却介质出口阀、废气进口阀和废气出口阀,所述冷却介质进口阀和废气出口阀位于所述外壳上部,所述冷却介质出口阀和废气进口阀位于所述外壳下部,所述冷却介质进口阀和冷却介质出口阀与所述壳程连通,所述废气进口阀和废气出口阀与所述冷凝管连通。
具体地,所述冷却介质为氟利昂或冷冻盐水。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介质进口阀处和冷却介质出口阀处均设有一冷却介质压力表。
进一步地,所述废气进口阀处和废气出口阀处均设有一废气压力表。
具体地,所述循环冷凝器为卧式结构。
具体地,所述循环冷凝器为立式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循环冷凝器在清理壳程中的污垢时,不需要停产,即可将污垢液化并从排污阀排出,保证了正常生产,且污垢处理过程中不会出现尾气泄露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循环冷凝器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循环冷凝器的剖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循环冷凝器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供的循环冷凝器的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循环冷凝器1,用于冷凝多晶硅生产中产生的废气,包括外壳11和设于外壳11内的若干冷凝管12,外壳11与冷凝管12之间形成用于通入冷却介质的壳程13,冷凝管12为中空管,冷凝管12用于通入废气中并由冷却介质降温冷凝,外壳11最低处设有一与壳程13相连通的排污阀14。
具体地,本实施例一采用的冷却介质为氟利昂。所述外壳11上设有冷却介质进口阀15、冷却介质出口阀16、废气进口阀17和废气出口阀18,冷却介质出口阀16和废气进口阀17位于外壳11上部,冷却介质进口阀15和废气出口阀18位于外壳11下部,冷却介质进口阀15和冷却介质出口阀16与壳程13连通,废气进口阀17和废气出口阀18与冷凝管12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赛维LDK太阳能多晶硅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赛维LDK太阳能多晶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25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