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应力钢绞线穿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2543.4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04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黎建华;唐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4G21/12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41000***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应力 钢绞线穿进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预应力梁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钢绞线穿进装置。
背景技术
在预应力箱梁施工中,预应力钢绞线束在箱梁梁体腹板中的布设一般呈“几”字型,而为了不损伤预应力钢绞线管道导至浇筑混凝土时漏浆,一般在浇筑完混凝土且混凝土在达到一定强度时再穿进钢绞线,由于混凝土的挤压,钢绞线管道或多或少会有些变形,这就给钢绞线穿进工作带来一定困难。
现有穿钢绞线的方法有以下3种:人工逐根穿进;预埋钢丝绳,将预应力钢绞线捆成束,使用卷扬机一次拉进预应力束;使用预应力穿梭机逐根穿进。以上3个方法都有缺点,人工逐根穿进费时费力,而且在长距离现浇梁中,人工无法穿进;使用卷扬机拉预应力束虽然施工速度快,但管道如有变形,将阻碍预应力束的穿进;预应力穿梭机只能逐根穿进,影响施工进度。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预应力钢绞线无法快速穿进的问题,而提供了一种预应力钢绞线穿进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预应力钢绞线穿进装置,包括安装在底座上的电机、减速机、传动齿轮、主动轴、从动轴、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弹簧、外壳,其中电机通过减速机与传动齿轮连接,传动齿轮与通过轴承内嵌于第一固定板内的主动轴的一端连接,主动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内嵌于第二固定板内,从动轮两端均通过轴承内嵌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内,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的上下两端分别由弹簧通过螺栓固定于外壳内,外壳的前后面板上开设有进口。
进一步地,主动轮与从动轮的两端直径略大于中间直径,以保护预应力钢绞线不与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产生磨擦。
弹簧固定在弹簧套内,是为防止工作时固定板移位,以保护弹簧。
使用时,将外壳上的进口对准预应力管道,开动电机,通过减速机减速,带动传动齿轮与主动轮旋转,将预应力钢绞线插入进口,挤开主动轮与从动轮,此时弹簧压缩,同时施加主动轮和从动轮对钢绞线的磨擦力,使钢绞线前进,穿进预应力管道。此装置可以根据具体施工需要,可穿进一根或者同时穿进数根,由于预应力钢绞线不需要捆挷成束,所以即使管道有变形,也能穿过。
本实用新型适合用于预应力箱梁、连续梁施工中的钢绞线穿进装置,总体施工速度快,可穿进不同型号、不同直径的钢绞线,即可逐根穿进,也可同时穿进数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图中: 1-底座、2-外壳、3-前后面板、4-电机、5-减速机、6-传动齿轮、7-弹簧、8-第二固定板、9-第一固定板、10-主动轮、11-从动轮、12-弹簧套、13-螺栓、14-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的预应力钢绞线穿进装置,包括安装在底座1上的电机4、减速机5、传动齿轮6、主动轴10、从动轴11、第一固定板9、第二固定板8、弹簧7、外壳2,其中电机4通过减速机5与传动齿轮6连接,传动齿轮6与通过轴承14内嵌于第一固定板9内的主动轴10的一端连接,主动轴10的另一端通过轴承14内嵌于第二固定板8内,从动轮11两端均通过轴承14内嵌于第一固定板9和第二固定板8内,第一固定板9和第二固定板8的上下两端分别由弹簧7通过螺栓13固定于外壳2内,外壳2的前后面板3上开设有进口。
其中,主动轮10与从动轮11的两端直径略大于中间直径,弹簧7固定在弹簧套12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254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桥梁挂篮
- 下一篇:一种拱桥吊杆下导管预警防护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