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危化气瓶全程安全电子监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2617.4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39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吴亚雄;孙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川大科鸿新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冉鹏程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危化气瓶 全程 安全 电子 监控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监控系统技术领域,确切地说涉及一种危化气瓶全程安全电子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盛装易燃易爆有毒化学危险品气瓶(以下简称“危化气瓶”)泄漏和爆炸事故频发,多次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危化气瓶作为国家严格监管的特种设备之一,对它的生产、使用、充装和检验,政府监管部门早已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法规。
但是由于气瓶具有流动性大、管理分散、使用危险性大等特点,加之部分气瓶使用者、充装厂受利益驱使,漠视安全,私自使用、非法使用报废气瓶和过期气瓶且不按时送检,漏检和超期气瓶仍在使用,使相关法规的执行难以落到实处。部分加气站、充装厂不能完全做到充装前检查,同时由于技术的原因,实际操作中很难界定和判断气瓶是否已经超过其安全充装次数,或者由于人为因素的干扰被迫予以充装。
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千万支危化气瓶有可能成为遍布于城乡各地、游走在大街小巷的无数颗移动炸弹。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和谐社会的建立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为切实加强危化气瓶的安全监控和管理,国家质检总局鼓励各省市、自治区采用先进的自动识别技术对危化气瓶进行安全管理,实施动态监控。
RFID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echnology)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作为一项跟踪识别技术,RFID具有灵活的信息交换性、群体跟踪识别能力、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数据安全性等特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危化气瓶全程安全电子监控系统,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气瓶安全管理的信息化和自动化,彻底改变了原来现场操作人员费工、费时,肉眼逐瓶识别和手工记录的低水平、不安全操作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危化气瓶全程安全电子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理计算机、集成有危化气瓶信息数据的气瓶电子标签、防爆手持机、智能交换机和网络布线,所述管理计算机与智能交换机通过网络布线组成局域网,所述防爆手持机与智能交换机通过433M无线通信连接,防爆手持机与气瓶电子标签之间经感应配合。
所述的防爆手持机为双频复合电子标签读写器,电子标签读写器的信号发射频率和载波检测电路的检测频率为13.56MHz,信号发送和接收的频率为433MHz
所述智能交换机具有无线、有线连接模式。
所述气瓶电子标签安装在危化气瓶上,电子标签载波检测电路的检测频率为13.56MHz。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表现在:
1、本实用新型采用电子标签与防爆手持机感应配合,再通过防爆手持机与智能交换机连接,可收集到每个气瓶的充装信息与检验信息,并可动态跟踪气瓶所处位置与状态,与背景技术中的专利文献为代表的现有技术相比,彻底解决了“气瓶具有流动性大、管理分散、使用危险性大,且实际操作中很难界定和判断气瓶是否已经超过其安全充装次数”的技术问题。
2、本实用新型通过对每个危化气瓶粘贴电子标签,建立气瓶的射频电子标签身份证,从而对气瓶进行追溯管理,通过建立气瓶的电脑履历档案数据库,赋予气瓶一个唯一的“电子身份证”,以实现气瓶一瓶一证、一瓶一档、全生命周期的动态跟踪管理目标,建立科学、合理的危化气瓶安全监控体系。实现对气瓶收发、充前检查、充装记录、充后复检、定期检验等工序的现场操作数据采集登记;对异常、不良气瓶进行报警、提示。实现气瓶安全管理的信息化、自动化。彻底改变原来现场操作人员费工、费时,肉眼逐瓶识别和手工记录的低水平、不安全操作。
3、本实用新型中,每个危化气瓶安装了一枚电子标签,通过结合电子编码、信息加密和数字认证等技术,对气瓶特种设备和器具进行唯一标识,使得标签无法伪造仿制,同时由于标签采取了不可逆性粘贴方式,避免了偷梁换柱的可能性。在充装和检验、销售过程中只需用防爆手持机一读便知晓气瓶的“身份”,大大方便了各个环节对气瓶的识别与管理。
4、本实用新型中,每个气瓶上安装的电子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不会出现重复;并且最高监管中心建立了统一的数据中心,这样就不会造成气瓶数据混乱、重复、丢失,并且可以即时、准确的统计并查看区域内所有气瓶数据,使监管部门“心中有数”,安全监管“有的放矢”。
5、本实用新型中,危化气瓶充装、检验各环节信息均上报上述数据中心,在网上进行动态监管,安全性高,无法伪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川大科鸿新技术研究所,未经成都川大科鸿新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26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点钞机接口扩展板的板盖
- 下一篇:一种触摸屏式远程医学影像读片会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