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除顶针印痕的顶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2648.X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8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曾瑞庆;蔡顺枝;张丹娟;顾峰杰;吕巧珍;邓扬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飞尔汽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40 | 分类号: | B29C45/4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柏子雵 |
地址: | 20140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除 顶针 印痕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除塑料产品顶针印痕的结构,用于注塑模具的产品顶出,属于模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注塑产品中,有些塑料产品比较大而深,它的一般顶出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定模型芯1、动模型芯2、顶针3、顶针板5及顶针后板4,顶针3通过T型头固定在顶针板5上。由于产品6要用顶针3顶出,一般采用顶针装置。但由于产品6大而深,顶针3会相应的比较长,抗压强度就低,这样在注塑过程中顶针位置会产生应力,就出现顶针应力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会出现顶针应力痕的顶出结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消除顶针印痕的顶出结构,包括定模型芯,动模型芯位于定模型芯的下方,其特征在于:在动模型芯上设有沉头,顶针具有T型头的端部穿过动模型芯,该T型头沉入动模型芯的沉头内,顶针的另一端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在顶针板上,在顶针板的下方设有顶针后板。
本实用新型将T型头调装到动模型芯上,顶针板的一端用螺丝固定,这样就把注塑压力全部由型芯承受,顶针上不再产生应力。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在注塑过程中顶针位置不会产生应力,因此在塑料产品上不会出现顶针应力痕。
附图说明
图1为原有的顶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消除顶针印痕的顶出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一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消除顶针印痕的顶出结构,包括定模型芯1,动模型芯2位于定模型芯1的下方,在动模型芯2上设有沉头,顶针3具有T型头的端部穿过动模型芯2,该T型头沉入动模型芯2的沉头内,顶针3的另一端通过固定螺丝固定在顶针板5上,在顶针板5的下方设有顶针后板4。
工作时,由产品6带给顶针3压力,顶针3把压力转嫁给动模型芯2的沉头,通过压力转嫁,顶针3的T型头以下不承受任何压力,就达到应力消除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飞尔汽配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飞尔汽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264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