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升流式复合厌氧床反应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2736.X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30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洪君;王帅;王超;夏云广;张文宁;徐文秀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华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域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12 | 代理人: | 胡澎 |
地址: | 0531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升流式 复合 厌氧床 反应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有机废水处理设备,具体的说是一种升流式复合厌氧床反应器。
背景技术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是环境工程与能源工程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是有机废水强有力的处理方法之一,多用于城市污水厂的污泥、有机废料及其部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处理。在建筑物形式上,废水厌氧生物处理主要采用厌氧污泥床,反应区是厌氧污泥床中生化反应发生的主要场所,包括下层的污泥床区和上层的污泥悬浮区,其污水处理能力有限,一般适于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对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能力较低。有机废水经一次处理后即排出厌氧污泥床,其出水水质比较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升流式复合厌氧床反应器,以解决传统厌氧污泥床存在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能力低,出水水质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升流式复合厌氧床反应器,在塔体的中部及下部设有填料层、絮体污泥层和颗粒污泥层,塔体上部分隔为密闭气室和沉淀区;在所述密闭气室与所述沉淀区之间的隔板上设置有三相分离器。
填料层作为厌氧微生物的载体,废水经过颗粒污泥层和絮体污泥层后,在填料层表面再次产生生化反应,使废水中的有机物质进一步降解;填料层还可截留废水悬浮厌氧活性污泥碎片,从而能使厌氧床保持较高的生物量。位于填料层上方的沉淀缓冲区,使废水中尚存的悬浮物在排出前有一个缓冲沉淀作用,进一步提高出水水质。
本实用新型在所述颗粒污泥层内设有开口朝下的布水系统。废水经布水系统进入颗粒污泥层后,水流在上升过程中,连同颗粒污泥层自身产生的沼气实现对颗粒污泥层的搅拌作用,从而省去了混合搅拌设备。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升流式复合厌氧床反应器,在传统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一套填料层反应区,大大提高了厌氧床对高浓度废水的处理能力,同时也使得经厌氧床处理过的废水水质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塔体,2、布水系统,3、出水管,4、排气管,5、气室,6、颗粒污泥层,7、絮体污泥层,8、填料层,9、沉淀区,10、三相分离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升流式复合厌氧床反应器塔体1呈密闭结构,在塔体1的中部及下部设有填料层8、絮体污泥层7和颗粒污泥层6,塔体1的上部被分隔为密闭气室5和沉淀区9。在密闭气室5与沉淀区9之间的隔板上设置有三相分离器10。在颗粒污泥层6内设有开口朝下的布水系统2。
有机废水由布水系统2进入颗粒污泥层6,废水中的有机物在颗粒污泥层6内被厌氧微生物消化产生沼气。颗粒污泥层6是有机物降解的主要场所。废水连同产生的沼气上升过程中对颗粒污泥层6进行搅拌,然后进入絮体污泥区7,絮体污泥区7是絮状污泥聚集的主要场所。废水中的有机物也有一部分在絮体污泥区7中降解。废水升流至填料层8时,填料层8表面的厌氧微生物对水中的残留有机物进行二次降解。
然后废水经由三相分离器10分离,沼气(即气相部分)由气室5顶部的排气管4排出后直接使用或贮存;净化后的废水(即水相部分)由气室5侧壁上的出水管3排出;被三相分离器10分离出的固体悬浮物(即固相部分)经沉淀区9回流至反应区(即填料层8、絮体污泥层7和颗粒污泥层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华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华强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273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间歇式兰姆酒蒸馏釜设备
- 下一篇:旋转翻盖式电子装置及其听筒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