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恒流充磁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3000.4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05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杨成伟;袁尊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欣音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13/00 | 分类号: | H01F13/00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充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性材料的充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恒流充磁机。
背景技术
磁性材料在成型后,需通过充磁机充磁才具有磁性。目前工业应用中的充磁机磁场均由线圈产生,按线圈中电流的形式,充磁机可分为脉冲电流充磁和恒流充磁两类。在目前的应用领域中,脉冲充磁机可以对绝大多数硬磁材料进行近似饱和充磁(饱和磁场强度的90%以上),但无法精确控制其充磁磁场强度和磁场持续时间,这对于磁性材料研究和高精度磁场应用等磁场要求严格的情况,脉冲充磁就不太适用。
目前应用的恒流充磁机一般为电磁铁式,恒流充磁过程中,对磁场检测一般采用磁通计,但由于磁通计单线圈只能对特定形状的磁块检测,而且其磁场的读取还需经过软件计算处理,使得其适用性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恒流充磁机。
一种恒流充磁机,包括导磁材质的上极头和下极头,以及产生垂直于上极头和下极头相对表面的磁场的上线圈和下线圈,所述上极头和下极头相对设置,上线圈和下线圈相对设置,还包括磁场强度探头,所述上极头和/或下极头表面设有不导磁层,所述磁场强度探头在所述不导磁层内。
优选地,所述上极头轴向穿过所述上线圈,所述下极头轴向穿过所述下线圈。
优选地,还包括升降机构、导磁柱、上衔铁和下衔铁,所述升降机构通过上衔铁与导磁柱和上极头连接,下极头通过下衔铁与导磁柱连接。
优选地,与被充磁物接触的所述上极头和下极头的表面是平面。
优选地,所述不导磁层的厚度在1mm以内,所述磁场强度探头的厚度在0.5mm以内。
优选地,所述不导磁层是耐磨的不导磁层。
优选地,所述磁场强度探头是霍尔探头。
优选地,还包括引线,所述引线连接所述霍尔探头并伸出所述不导磁层。
优选地,所述不导磁层内的所述磁场强度探头不接触所述上极头和下极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非常及时和方便的检测到待充磁材料的磁场,材料的磁场强度达到要求时,即可以停止充磁,很好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定量充磁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恒流充磁机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2中的下极头的局部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3所示,恒流充磁机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包括导磁材质的上极头5和下极头6,以及产生垂直于上极头5和下极头6相对表面的磁场的上线圈8和下线圈9,上极头5和下极头6相对设置,上线圈8和下线圈9相对设置,还包括磁场强度探头7,上极头5或下极头6表面具有不导磁层,磁场强度探头7在所述不导磁层内。不导磁层的耐磨材料可以是不导磁的不锈钢、环氧树脂等材料。
将合适尺寸的待充磁的材料放在上极头5和下极头6之间并分别与上极头5和下极头6接触,对上线圈8和下线圈9通电而使其产生磁场,进而对待充磁材料进行充磁,若与上极头5和下极头6接触的待充磁材料的表面的法向磁场强度为B1,在上极头5或下极头6的表面产生的法向磁场强度为B2,根据电磁学中两种磁介质分界面上的边界条件:(B2-B1)·n=0(其中,B1、B2和n均为矢量),在磁介质的分界面的法向分量连续。由于上极头5和下极头6之间的均匀磁场垂直于上极头5和下极头6的相对的两个表面,上极头5或下极头6表面的磁场强度即是B2,待充磁材料的表面的磁场强度也是B1。另外,由于上极头5或下极头6的表面设有一层不导磁层,不导磁层内的磁场强度与上极头5或下极头6表面的磁场强度非常接近。从而,待充磁材料的表面的磁场强度即是B1且等于B2,因此可以非常及时和方便的检测到待充磁材料的磁场,材料的磁场强度达到要求时,即可以停止充磁,很好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定量充磁的问题。磁场强度探头7避免与上极头5或下极头6接触,否则其测出的磁场强度与不导磁层7表面的磁场强度相差很大,而导致测量结果偏差很大;另外,如果该不导磁层由导磁层代替,若该导磁层在上极头5或下极头6的表面形成凸起,则会导致该处磁场与其余表面的磁场相差很大,进而造成测量误差,若该导磁层是覆盖在上极头5或下极头6的整个表面,则磁场强度探头7测量的磁场与导磁层表面的磁场相差很大,同样造成测量误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欣音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欣音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30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户内隔离开关改进结构
- 下一篇:带温度传感器的压敏电阻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