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芯轴校正攻丝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3043.2 | 申请日: | 2011-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8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2 |
发明(设计)人: | 田洪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G1/46 | 分类号: | B23G1/4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邓建国 |
地址: | 250109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校正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芯轴校正攻丝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很多大型工件上丝孔是在镗孔上钻底孔卸活后在钳工处攻丝,现有的攻丝方法攻丝时丝锥与底孔的垂直度较差,难以确保螺纹精度要求,影响工作效率。
专利号为200920294042.5,名称为“自导向手用丝锥”,公告日为2010.11.03,公开了一种自导向手用丝锥,包括丝锥柄和丝锥体,丝锥体前端与其同轴线固定设置导向轴。该产品存在下述不足:
1.芯轴导正部分过长,将不适合攻盲孔;如果过短,将不产生好的找正效果。
2.只适用于加工小的丝孔,并且是通孔,不适合攻不通的孔。因为当攻丝到底孔的底部,还不能形成有效丝深,容易被拧紧、易折断,造成加工件的报废。
3.上述产品无法与万向钻等小型机床配合找正,所以入口时还是容易把丝孔口部分加工大,造成零件口部分超差(如果是出口产品公差要求严格时,无法生产出合格品)。
4.有经验的钳工都知道,加工大直径的丝孔时,必须由顶尖辅助支承;而上述产品工作时还需要本产品作辅助工作才能完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芯轴校正攻丝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芯轴校正攻丝装置,包括连接柄、定位轴,所述定位轴具有与待攻螺孔的底孔相适应的圆柱体,定位轴的一端设有带有内螺纹的内腔;所述连接柄一端与机床相连,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内螺纹相配合的外螺纹,且该端的端头处设有顶尖,该顶尖位于内腔内。
所述顶尖为60°顶尖。顶尖与丝锥内的顶尖孔相配合。
所述圆柱体的直径与底孔直径间径为0.02-0.08mm。
所述圆柱体的直径与底孔直径间径为0.05mm。
应用芯轴校正攻丝装置的攻丝方法,其步骤为:(1)安装:在机床主轴上安装好连接柄和定位轴;(2)校正:控制机床将定位轴的圆柱体进入待攻螺孔的底孔内,调整圆柱体的角度使其能在底孔内自由回转;(3)攻丝:校正好以后,旋下定位轴,换上丝锥开始攻丝;或者旋下连接柄和定位轴,换上攻丝器开始攻丝。
机床可以为能够用于攻丝的设备,如果万向钻床(万向摇臂钻床)或数控车床等。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本装置和方法攻丝时,如果采用丝锥攻丝时,配合棘轮(扳手)使用,操作简单,效率高,攻丝垂直度高。
本产品使用普通丝锥无须专门购买他们的特型产品。本产品尤其适合加工大直径的盲孔、丝孔。本产品配合小机床或万向钻将产生良好的丝孔精度。本攻丝方法得到了美国福斯特惠勒公司、日本石川岛公司机械专家的认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连接轴和定位轴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丝锥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连接柄,11.外螺纹,12.顶尖,2.定位轴,21.内螺纹,22.内腔,3.丝锥,31.顶尖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应该说明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芯轴校正攻丝装置,包括连接柄1、定位轴2,所述定位轴2具有与待攻螺孔的底孔相适应的圆柱体,定位轴2的一端设有带有内螺纹21的内腔;所述连接柄1一端与机床相连,另一端设有与所述内螺纹21相配合的外螺纹11,且该端的端头处设有顶尖12,该顶尖12位于内腔内。
所述顶尖12为60°顶尖。顶尖12与丝锥3内的顶尖孔31相配合。
所述圆柱体的直径与底孔直径间径为0.02-0.08mm。
所述圆柱体的直径与底孔直径间径为0.05mm。
应用芯轴校正攻丝装置的攻丝方法,其步骤为:(1)安装:在机床主轴上安装好连接柄1和定位轴2;(2)校正:控制机床将定位轴2的圆柱体进入待攻螺孔的底孔内,调整圆柱体的角度使其能在底孔内自由回转;(3)攻丝:校正好以后,旋下定位轴2,换上丝锥3开始攻丝;或者旋下连接柄1和定位轴2,换上攻丝器开始攻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济南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30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分拆式半身软担架
- 下一篇:用于起重机驱动器的电动机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