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晶合金定子铁芯的绕制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4455.8 | 申请日: | 201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5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邹世海;古小文;廖伟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世海 |
主分类号: | H02K15/02 | 分类号: | H02K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43102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合金 定子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定子铁芯制备工艺,尤其涉及一种非晶合金定子铁芯的绕制模具。
背景技术
定子铁芯是构成电机磁通回路和固定定子线圈的重要部件,它由定子片及各种紧固件压紧构成一个整体。
定子铁芯的基本要求:
1)导磁性能好,损耗低。
2)刚度好,抗振性强。
3)在结构布置上有良好的通风效果。
4)叠压后铁心内径和槽型尺寸应满足设计精度要求。
中国专利公开了专利号为“201120211306.3”,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定子铁芯片”的实用新型专利,包括片体以及若干线圈缠绕腔,若干该线圈缠绕腔环设在该片体上,该片体整体呈圆环状,该片体具有内环面以及外环面,每一个该线圈缠绕腔都具有弧底面、弧口面、侧壁以及齿口,其中,该侧壁连接该弧底面与该弧口面之间,并且该侧壁对称设置在该弧底面以及该弧口面的两侧,借助该弧底面、该弧口面以及该侧壁围绕形成该缠绕腔,该齿口一端连接在该弧口面上,而该齿口的另外一端连接在该片体的该内环面上,任意相邻的该线圈缠绕腔之间设置有隔离板。
传统使用的定子片为定子冲片,通过热轧、冷轧硅钢片或鉄镍软磁合金薄板冲制而成的。定子冲片外径小于1m的用整圆冲片,大于0.99m的用扇形冲片。
非晶合金是由超急冷凝固,合金凝固时原子来不及有序排列结晶,得到的固态合金是长程无序结构,没有晶态合金的晶粒、晶界存在。这种非晶合金具有许多独特的性能,如优异的磁性、耐蚀性、耐磨性、高的强度、硬度和韧性,高的电阻率和机电耦合性能等,由于它的性能优异、工艺简单,从80年代开始成为国内外材料科学界的研究开发重点。
非晶合金具有优异的性能,已替代传统的硅钢片及鉄镍软磁合金,广泛地用于定子铁芯的制作。定子铁芯传统的制备方法,一是将硅钢片或非晶合金片冲压成后层叠至所要的高度,再用粘结剂固化成型;二是将硅钢片或者非晶合片层叠至所要的高度并用剂固化后,通过线切割机进行淘空成型。上述两种方法在制备过程中,不管是冲压还是线切割淘空,都需要废弃大量的原材料,使得原材料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其在制备过程中的原材料成本较高。
如中国专利公开了专利号为“200810007282.2”,实用新型名称为“一种用于高速电机的非晶合金定子铁芯的制备方法”的实用新型专利,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切割非晶合金带材,以形成具有预定长度的多个非晶合金片;对非晶合金片叠片,以形成预定厚度的非晶合金片层叠棒;对所述层叠棒进行退火;将退火后的所述层叠棒用粘结剂浸渍;将浸渍后的层叠棒固化;以预定形状和尺寸切割所述层叠棒,形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定子铁芯。
上述实用新型专利中,非晶合金定子铁芯的制备过程也是采用切割的方式进行制备,其同样也存在浪费原材料的问题,使得制成的产品的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面所述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非晶合金定子铁芯的绕制模具。
为也解决上面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非晶合金定子铁芯的绕制模具,包括有用于绕制的基模和与基模配合安装的夹模,所述的基模进一步包括有基座,基座的中心开设有同心孔,在基座上安装有1~N个中心绕线轴,其中N>1;所述的中心绕线轴围绕着同心孔且均匀设置成一圈,其中心与同心孔同心设置,相邻的两个中心绕线轴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的夹模进一步包括有与同心孔同心设置的外夹模和内夹模;所述的外夹模的横截面形状为圆环状,所述的外夹模设置在中心绕线轴的外围,外夹模周边往里均匀设置有与中心绕线轴数量相同的外推杆,每个外推杆上设置有外夹具,外夹具的位置与中心绕线轴的外侧壁相对应;所述的内夹模的横截面形状为圆环状,所述的内夹模设置在中心绕线轴的内围,内夹模周边往外均匀设置有与中心绕线轴数量相同的内推杆,内推杆上设置有内夹具,内夹具的位置与中心绕线轴之间的间隙相对应。
两个相邻的中心绕线轴外侧壁之间的间隙为间隙外口;两个相邻的中心绕线轴内侧壁之间的间隙为间隙内口。
所述的中心绕线轴通过螺栓固定在基座上,中心绕线轴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基座上,中心绕线轴还可以与基座设计为一体。
所述中心绕线轴的外侧壁为弧形壁,所述外夹具具有与中心绕线轴外侧壁相配合的弧面。
所述的外推杆与内推杆均为螺杆。
所述的外推杆与内推杆均为由气缸控制的推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世海,未经邹世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44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音圈马达的磁石组件
- 下一篇:高集成度高精密转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