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用转向变光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5184.8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684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08 |
发明(设计)人: | 余华阳;周翔;易得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贵航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14 | 分类号: | B60Q1/14;B60Q1/34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吴无惧 |
地址: | 550009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转向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用转向变光开关,属于汽车零部件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的转向、与远近灯变光均是位于方向盘左侧的转向变光开关完成的;为使其内部件同时实现转向与变光,现有的转向变光开关为实现转向和变光功能其内都是有两套独立运动部件来实现的,这样在安装过程中就会存在装配、调试难度大的问题;同时现有的转向变光开关因其内零部件较多必然存在体积较大、制作成本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内部结构简单、装配、调试容易、制作成本低的汽车用转向变光开关,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手柄,手柄插接在定位套上,在手柄与定位套的接触部位通过轴销进行连接;在定位套内套接有能左右活动的滑块,在滑块上开设有向下倾斜的滑槽,手柄的端部沿滑槽运动;在滑块上连接有变光滑块,在变光滑块的运行轨迹上设有变光回路控件;定位套上连接有转向滑块,在转向滑块的运行轨迹上设有转向回路控件。
在滑块上插接有顶销,在顶销与滑块之间设有弹簧,顶销的端部与齿形套接触,在齿形套上设有变光和转向定位轨迹。
齿形套的齿面结构为双齿道结构。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采用一套运动机构同时了实现变光和转向的配合,通过滑块在滑槽内的配合运动使变光的上下运动变为左右滑动,转向的左右摆动带动滑块左右移动,这样可使本实用新型装配调试简单化,制作成本大幅度降低。在本装置上设置顶销和齿形套,这样可以实现变光与转向的定点定位,齿形套的形状类似为压扁状的M,且其为双齿道结构,这样就可在近远光条件下均实现转向定位。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单、不易损坏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现变光与转向的机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顶销与齿形套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齿形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手柄1插接在定位套2上,在手柄1与定位套2的接触部位设有轴销8,这样手柄1的独立运动只能在定位套2内上下摆动;在定位套2内套接有能在定位套2内左右活动的滑块3,在滑块3上开设有向下倾斜的滑槽4,在手柄1的端部连接有滑杆9,连接在手柄1端部的滑杆9沿滑槽4运动,在滑块3上下运动被限制的条件下,滑块受滑杆9的作用力只能在定位套2内左右运动;在左右运动的滑块3上连接有变光滑块5,在变光滑块5的运行轨迹上设有变光回路控件,这样就可实现变光;同时因定位套2与手柄1通过轴销8连接,这样当手柄1左右摇摆时必然会带动定位套2左右摇摆,在定位套2上连接转向滑块10,在转向滑块10的运行轨迹上设有转向回路控件,就可实现左右转向。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实现远近光与转向变化均是由掰动手柄1来完成的,当手柄1掰动到一定幅度后手柄均存在定位点,为实现手柄1定位,在滑块3上插接有顶销6,在顶销6与滑块3之间设有弹簧,弹簧使顶销6的端部与齿形套7紧密接触,在齿形套7上设有变光和转向定位轨迹,其轨迹如图3和图4所示,类似一个压扁的M,当顶销6运动到齿形套7左右两端区域均可实现定位,将齿形套7的齿面结构设为双齿道结构,这样就可实现远近光切换,且能实现变光后转向的定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贵航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贵航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518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控制端的电子喇叭
- 下一篇:可升降高度的货车遮雨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