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防震功效的连接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5357.6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36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李重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添庆 |
主分类号: | H01R13/46 | 分类号: | H01R13/46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创益专利事务所 44249 | 代理人: | 李卫平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防震 功效 连接器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快速插拔的板接卧式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板接卧式的电连接器,其绝缘部分通过包括有底座和主体,在现有技术中,底座和主体往往是采用一体式成型制作,两者为刚性连接。组设实施时,端子的固定部结合在底座上,而端子的接触部收容在主体内,用于对外电性插接使用,为了获得有效屏蔽功效,通常还在底座和主体的外周包裹有金属外壳。连接器上板安装时,主要是通过端子焊脚及底座或外壳上的固定脚固定在电路板上,然而,电连接器安装好后,对外插拔使用或者是搬运移动设备等均会产生震动,震动传递到电连接器上,而由于底座和主体为一体式结构,不具减震、防震功效,使得震动直接传递到端子焊接部位上,破坏端子与电路板的连接,甚至震脱端子与电路板的连接,影响电连接器信号传输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有效阻隔震动,防止震动破坏端子与电路板的连接的具有防震功效的连接器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具有防震功效的连接器结构,包括有底座及主体,两者组合连接,并于底座与主体之间设有转动幅,实现两者相对偏转的软连接。
所述底座与主体之间的转动幅是由底座上的转轴和主体上的U形槽口组合形成。
所述转轴位于底座的底侧,为横杆状;而主体的U形槽口设置于主体后端延伸的后延臂上,U形槽口由下往上套接转轴。
本实用新型将底座和主体分体制作后组合连接,并于底座与主体之间设有转动幅,实现两者相对偏转的软连接,由此利用主体可相对底座的偏转动态,从而有效阻隔震动,防止震动破坏端子与电路板的连接,保证连接器稳固连接在电路板上,使信号传送更流畅,产品的使用寿命更长。
本实用新型再一优点是结构简单,科学合理,制作容易,成本低,大大提升了电连接器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之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底座之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主体之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组设实施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防震电连接器,其主要包括有底座1及主体2,底座1和主体2组合连接,并于底座1与主体2之间设有转动幅,实现两者相对偏转的软连接。
底座1与主体2之间的转动幅是由底座1上的转轴11和主体2上的U形槽口21组合形成。转轴11位于底座1的底侧,为横杆状;而主体2的U形槽口21设置于主体2后端延伸的后延臂22上,U形槽口21由下往上套接转轴11,实现主体2与底座1连接,转轴11与U形槽口21配合不仅实现主体2可相对底座1偏转,同时还限制主体2与底座1的前后方向的位移。
图3所示,转轴11位于底座1前端的底侧,于底座1上相对于转动的正反方向上设有限位板12及限位槽13,限位板12位于转轴11前方,限制主体2绕转轴11向前转动的幅度,限位板12具有一平面与主体2搭接;而限位槽13位于转轴11后方,利用其有限的转动空间限制主体2绕转轴11向后转动的幅度;主体2安装后其后延臂22受限位槽13的侧壁限制左右位移,确定主体2的安装。
图5所示,主体2与底座1连接后,若干端子3对应植入安装,端子3的固定部固定在底座1,而端子3的接触部收容在主体2的插口内,用于对外电性插接使用;在底座1和主体2的外周包裹有金属外壳4,金属外壳4起到限制作用,防止底座1和主体2分离,同时金属外壳4还起到屏蔽功效,保障连接器正常的信号传送。组设使用时,端子3的焊接脚焊接到电路板上,与底座及外壳上的固定脚一起实现连接器在电路板上的安装固定。当主体2上受到外力震动时,主体2可相对底座1绕着转轴11偏转,有效吸收震动,减少震动传动到底座上,由此达到防止震动破坏端子与电路板的连接。主体2的复位则可利用端子3及外壳4之弹性来达到自动回位,结构简单,科学合理,制作容易,成本低,大大提升了电连接器的实用性。
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添庆,未经蔡添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53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