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冲裁钢制车轮通风孔的冲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5426.3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762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06 |
发明(设计)人: | 汤勇;孙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芜湖飞驰汽车零部件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28/34 | 分类号: | B21D28/34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蒋光恩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制 车轮 通风孔 冲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冲压模具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冲裁钢制车轮通风孔的冲压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主流的钢制车轮轮辐制造工艺过程为:落圆→初拉延→反拉延→压型→修边→翻内外边→冲螺栓孔→冲裁通风孔,其中冲通风孔工序是要冲裁出一圈均匀分布的通风孔,以保证车轮在高速行驶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冲裁通风孔的模具的结构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结构,冲孔凹模仅为简单的圆柱体结构,在冲裁过程中冲孔凹模极易产生崩刃、破裂等现象,且由于待冲裁工件与凹模接触部位悬空太多,贴合面积太小,导致冲孔后工件变形很大,工件径向跳动量超差,冲孔后工件外圆的跳动量在0.6-1.0,严重影响产品的合格率,降低生产效率的同时增加了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冲裁钢制车轮通风孔的冲压模具,其目的是通过改变冲裁通风孔模具的结构,降低崩刃、破裂的可能性,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种冲裁钢制车轮通风孔的冲压模具,包括下模板、导柱、凹模、基座、分度销、分度盘、轴、轴承、定位销、上模板、垫板、固定板、凸模、退料橡皮、导套,所述的凹模的入口处为环状镶体结构。
所述的环状镶体结构为凹模固定在环状的定位圈中。
所述的待冲压工件钢制车轮的圆周内侧与凹模接触部位完全贴合在一起。
具有上述结构的该种冲裁钢制车轮通风孔的冲压模具具有以下优点:
1.该种冲裁钢制车轮通风孔的冲压模具通过改变冲裁通风孔模具的结构,将冲孔凹模为环状镶体结构,使凹模固定在环状定位圈中,不容易崩刃、破裂;同时,工件和凹模贴合良好,冲裁后变形小,冲孔后工件外圆的跳动量在0.3-0.7,大幅度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2.该种冲裁钢制车轮通风孔的冲压模具结构紧凑,外形美观,同时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在图1-2中,1:下模板;2:导柱;3:凹模;4:基座;5:分度销;6:分度盘;7:轴;8:轴承;9:定位销;10:上模板;11:垫板;12:固定板;13:凸模;14:退料橡皮;15:导套。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模具结构示意图,冲孔凹模仅为简单的圆柱体结构,在冲裁过程中冲孔凹模极易产生崩刃、破裂等现象,且由于待冲裁工件与凹模接触部位悬空太多,贴合面积太小,导致冲孔后工件变形很大,工件径向跳动量超差,冲孔后工件外圆的跳动量在0.6-1.0,严重影响产品的合格率,降低生产效率的同时增加了生产成本。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该种冲裁钢制车轮通风孔的冲压模具包括下模板1、导柱2、凹模3、基座4、分度销5、分度盘6、轴7、轴承8、定位销9、上模板10、垫板11、固定板12、凸模13、退料橡皮14、导套15,凹模3的入口处为环状镶体结构,环状镶体结构为凹模,3固定在环状的定位圈中,待冲压工件钢制车轮的圆周内侧与凹模,3接触部位完全贴合在一起。
该种冲裁钢制车轮通风孔的冲压模具通过改变冲裁通风孔模具的结构,将冲孔凹模为环状镶体结构,使凹模固定在环状定位圈中,不容易崩刃、破裂;同时,工件和凹模贴合良好,冲裁后变形小,冲孔后工件外圆的跳动量在0.3-0.7,大幅度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该种冲裁钢制车轮通风孔的冲压模具结构紧凑,外形美观,同时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芜湖飞驰汽车零部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芜湖飞驰汽车零部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54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扣压机的扣压模具
- 下一篇:分体壁挂式空调的室内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