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续长玻纤挤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5629.2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608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兵;秦舒浩;张凯舟;谢婷;何文涛;张敏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省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B29C47/02 | 分类号: | B29C47/02;B29C47/08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亮;程新敏 |
地址: | 550014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长玻纤 挤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合物加工装置,尤其是一种连续长玻纤挤出装置。
背景技术
将玻纤加入聚合物中共同进行挤出可以对聚合物起到增强作用,特别是连续长玻纤,能对挤出的聚合物有非常好的增强效果。但是,由于在挤出过程中连续长玻纤在流道中前进是一个相当不规则的活动,因此连续长玻纤之间容易出现相互干扰的情况,这很容易导致玻纤挤出困难,使玻纤在产品中分布不均匀,影响挤出的质量。现在虽然有一种采用独立流道的方式来改进连续长玻纤的加工,但是该向独立流道中送入玻纤的方式复杂,而且玻纤在流道中的前进状态也导致了其容易发生断裂,而难以稳定的长时间挤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续长玻纤挤出装置,它不仅能避免连续长玻纤之间相互干扰,而且挤出过程中玻纤不易断裂,能保证挤出的稳定性,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连续长玻纤挤出装置,包括基座,在基座上连接有热流道,在基座和热流道的侧壁内均设有加热管道;在热流道的侧壁上设有玻纤进料口,在热流道的前端连接有一个以上的独立流道;独立流道包括圆柱形的自加热外壳体,在自加热外壳体中设有方形型腔,在方形型腔中设有上下交错的隔离块,自加热外壳体的末端连接热流道,在自加热外壳体的前端连接有出口。
热流道的浇口为扇形浇口或分支形浇口。由于热流道温度较高,物料停留时间长会导致物料老化、降解,因此,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减少物料在热流道中的停留时间。
在方形型腔的侧壁上设有与隔离块位置对应的通孔,隔离块从通孔插入方形型腔内。这样的结构方便先将连续长玻纤穿过方形型腔后,再将隔离块插入,使连续长玻纤形成正弦波形式。
隔离块的构成包括固定块,滚筒及滚针;在固定块的内侧设有滑槽,滚针穿过滚筒,滚针的两端卡入滑槽内,在滑槽的内壁上设有调节槽。这样结构可以调节隔离块的高度,以改变续长玻纤形成正弦波的波峰高度。
在出口上设有超声装置。在出口设置超声装置可以提高挤出产品的质量,而超声装置则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超声发生器等设备。
在热流道中设有熔体调节阀。熔体调节阀用于调节热流道中的熔体流量,避免因熔体流量过大而导致连续长玻纤在进入热流道时断裂。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在独立流道内设置隔离块的方式,利用隔离块使连续长玻纤在独立流道中以正弦波形式前进,独立流道不仅避免了连续长玻纤之间相互干扰,而且正弦波形式的前进能有效避免连续长玻纤断裂,提高了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采用在独立流道中设置方形型腔的结构,这样可以将方形型腔取出后将连续长玻纤穿好,再放入独立流道中,使放入连续长玻纤的操作得到简化,使用方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廉,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A-A剖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隔离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热流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方形型腔的结构示意图;
注:附图5中的箭头表示物料及连续长玻纤的进料方向;
附图6为附图5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连续长玻纤挤出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基座1,在基座1上连接有热流道2,在基座1和热流道2的侧壁内均设有加热管道14;在热流道2的侧壁上设有玻纤进料口8,在热流道2的前端连接有一个以上的独立流道3;独立流道3包括圆柱形的自加热外壳体4(自加热外壳体4的加工采用常规方式,在侧壁上设置加热盘管、加热套等方式),在自加热外壳体4中设有方形型腔5,在方形型腔5中设有上下交错的插块6,自加热外壳体4的末端连接热流道2,在自加热外壳体4的前端连接有出口7,在出口7上设有超声装置13;热流道2的浇口为分支形浇口;在方形型腔5的侧壁上设有与隔离块6位置对应的通孔14,隔离块6从通孔14插入方形型腔5内;隔离块6的构成包括固定块8,滚筒9及滚针10;在固定块8的内侧设有滑槽11,滚针10穿过滚筒9,滚针10的两端卡入滑槽11内;在滑槽11的内壁上设有调节槽12;在热流道2中设有熔体调节阀15。
本实用新型中,热流道2的浇口可采用扇形浇口或分支形浇口,其尺寸按照常规工艺设计,目的是满足每个独立流道的物料流量均匀,并缩短物料在热流道2内的停留时间,实施例中仅以分支形浇口举例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省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未经贵州省复合改性聚合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56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