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用瓢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5762.8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397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8-29 |
发明(设计)人: | 孙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浩然 |
主分类号: | A47J47/00 | 分类号: | A47J47/00;B67C11/04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6200 山东省滨州市邹***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用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用具,尤其是一种双用瓢。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需要将一些比较细小的物质或液体转移到另一个容器时,常用到瓢,现有的瓢都由瓢体和瓢把构成,使用时把需要转移的物质舀进瓢里,然后移到欲装容器上方,倾斜瓢体倒入容器中,这样操作不容易对准容器,特别是容器口比较小的时侯就很容易造成外泄现象,往往需要借助漏斗才能完成,操作极为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用瓢,该双用瓢具有集漏斗和瓢的功能于一体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用瓢,包括瓢体、瓢把,其特征是,所述瓢体底部设有漏斗口,该瓢体上沿与所述瓢把相应位置设有弯杆,该弯杆通过铰链与瓢体连接,所述弯杆的一端伸向所述瓢把方向并与瓢把之间设有弹簧连接,所述弯杆的另一端在所述瓢体上方中部弯向瓢体底部漏斗口处,该弯杆端部设有塞子。
所述的塞子的外表面是圆锥面。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向小口容器转移物质时可以同时起到瓢和漏斗的作用,使用方便,而且结构简单,易于制作。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瓢体,2瓢把,3弯杆,4铰链,5弹簧,6塞子,7漏斗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双用瓢,其结构有瓢体1,瓢把2,瓢体1底部设有漏斗口,该瓢体1的上沿与瓢把2相应位置上设有弯杆3,弯杆3通过铰链4与瓢体1连接,该弯杆3的一端伸向所述瓢把2的方向并与瓢把之间设有弹簧5连接,弯杆3的另一端在瓢体1的上方中部弯向瓢体1底部漏斗口7处,在该弯杆3端部连接塞子6。
所述的塞子6的外表面是圆锥面。
使用时,塞子6堵住漏斗口7,可以当普通瓢使用,当按下弯杆3即可带动塞子6打开漏斗口7,起到漏斗的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浩然,未经孙浩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57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