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缺氧生物膜法反硝化生物滤池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6072.4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5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权;陈德强;石凤林;关代宇;刘翊;张惠源;田英;魏恩宏;董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泰达新水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28 | 分类号: | C02F3/2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杨红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缺氧 生物膜 硝化 生物 滤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污水滤池,尤其涉及一种采用缺氧生物膜法工艺的缺氧生物膜法反硝化生物滤池。
背景技术
目前,污水厂的絮凝沉淀池主要功能为去除水体中的总磷,其原理为利用化学法在水体中添加聚合氯化铝使水体中的磷沉淀,再由池内的刮泥机刮入泥斗排入储泥池。其池总体长为55.9米,池宽为34.25米,池深为4.47米,有效水深为3.97米。池内分为4组沉淀池,每组沉淀池长为45.35米,宽为8.4米,每组设备配备一台链条式刮泥机及配套泥斗和吸泥泵。每组沉淀池的前半部分为配水池,主要设备为7台搅拌器,搅拌器主要功能为均匀混合加入池内的聚合氯化铝。絮凝沉淀池的结构无法做到进一步去除水中的SS和总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缺氧生物膜法反硝化生物滤池,在原絮凝沉淀池的基础上改造完成,可以在不破坏原池体的情况下,将反硝化与深床过滤功能有机结合在一起,实现反硝化及砂滤功能,保证了出水的SS、总氮、总磷不超标。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缺氧生物膜法反硝化生物滤池,包括分成四组沉淀池的絮凝沉淀池池体,每组沉淀池前半部分的过滤池和配水池,其特征是:所述每组沉淀池前半部分的中间位置增设池壁构成八组过滤池,所述过滤池的池底设有集水池,所述集水池上面设有盖板,所述盖板与集水池之间设有能够进水的间隔,所述盖板上部均布曝气头和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上增设气水分布块,所述气水分布块上部填满鹅卵石和石英砂,所述每组过滤池的上部增设配水槽。
所述沉淀池前半部分的配水池由四组改为八组,并增设两组甲醇扩散器和两台搅拌器。
所述四组沉淀池的中部设置管廊,所述管廊主要由DN500、DN600、DN1200不锈钢管道、气动阀门和流量计构成。
所述四组沉淀池的后部设有出水池和反冲洗废水池,所述出水池内设有反冲洗水泵,所述反冲洗废水池旁连接有反冲洗废水池泵井,所述反冲洗废水池泵井内设有水泵。
有益效果:占地少,尤其适合在场地受限的污水厂改造项目中。在国内外相似的技术有超过30年的运行经验,确保出水水质能够稳定达到一级A。工艺运行灵活,可作为深床滤池去除SS及TP,也可作为缺氧生物膜法反硝化生物滤池同步去除SS、TN及TP。采用气水分布块,布水布气均匀,滤池内部终身免维护。反冲洗水量少,仅为4%,一般不超过2%。缺氧生物膜法反硝化生物滤池中产生的氮气需进行驱除,防止水头损失过大,影响反冲洗频率。通过配套的技术定时驱除氮气。填料采用石英砂,质地坚硬,不流失或损耗,不需要替换或补加对尾水TN进行检测,根据去除的量进行投加碳源,防止投加碳源过多或过少,从而影响出水水质。出水稳定,达到城市杂用水标准,可回用厂区绿化、道路冲洗及脱水机房的冲洗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纵向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横向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工艺流程图。
图中:1、过滤池,2、配水池,3、池壁,4、集水池,5、盖板,6、气水分布块,7、配水槽,8、管廊,9、出水池,10、反冲洗废水池,11、反冲洗水泵,12、反冲洗废水池泵井,13、甲醇扩散器,14、搅拌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详述如下:详见附图,一种缺氧生物膜法反硝化生物滤池,包括分成四组沉淀池的絮凝沉淀池池体,每组沉淀池前半部分的过滤池1和配水池2,将絮凝沉淀池的部分设备拆除,其中拆除四台链条式刮泥机和出水堰板,拆除池内四台电动闸板。
对四组沉淀池前半部分的改造:所述每组沉淀池前半部分的中间位置增设池壁3构成八组过滤池,用混凝土填平泥斗,并在原池底板的基础上,浇筑10公分后的C15素混凝土,使池底板保持水平;每单组滤池尺寸为长24.8米宽3.775米;所述过滤池的池底增设两个集水池4,集水池宽60公分高60公分所述集水池上面设有不锈钢盖板5,所述盖板与集水池之间设有能够进水的间隔,保证上部的水正常流入集水池内。所述盖板上部均布曝气头和曝气管(图中未示),所述曝气管上增设气水分布块6,所述气水分布块上部填满鹅卵石和石英砂,填充的高度为1.372米,鹅卵石的直径由6公分过渡到0.5公分,分层铺设鹅卵石,在最小直径的鹅卵石上部投入石英砂。所述每组过滤池的上部增设两条配水槽7。所述配水槽总置有甲醇扩散器和两台搅拌器。配水槽宽为61公分,高为76.5公分,保证滤池进水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泰达新水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泰达新水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60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