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然生态工法的造景组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6677.3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0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江俊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俊昇 |
主分类号: | B44C5/06 | 分类号: | B44C5/06 |
代理公司: | 天津三元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2203 | 代理人: | 钱凯 |
地址: | 中国台湾宜兰县***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然生态 造景组 | ||
1.一种自然生态工法的造景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空柱体,其外表是仿天然树木、石柱、竹子的外表,于该中空柱体上,可径向地穿设有柱连接孔、板连接孔,并自中央形成一轴向的贯穿孔;
衔接构件,其第一端可以插嵌于该中空柱体的一端的贯穿孔内,而其第二端可以插嵌于另一中空柱体的柱连接孔中,以径向、稳固地连接两根中空柱体;
遮板,令该遮板的两端,可穿入两中空柱体相对应的板连接孔中,使于两中空柱体间,可以紧夹数个遮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然生态工法的造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柱体,包括:一中空基管以及外饰层,该外饰层包覆于该中空基管外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自然生态工法的造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基管,为非光滑面的管体。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自然生态工法的造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基管,为非圆形断面的管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自然生态工法的造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基管,为圆形断面的管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自然生态工法的造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饰层是由镁水泥所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自然生态工法的造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基管,采用浪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自然生态工法的造景组,其特征在于,于所述浪管中再嵌套有一硬质的中空管体。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然生态工法的造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构件含有第一衔接段及第二衔接段,其中该第一衔接段紧嵌于该中空柱体端侧的贯穿孔中,而该第二衔接段,自其端缘凹设有数个凹槽,以形成数个弹性臂,令各弹性臂的末端分别设有一扣钩部,令该第二衔接段,可穿入另一中空柱体的柱连接孔中,并勾扣于该中空柱体的贯穿孔的孔壁上,使两中空柱体可呈径向衔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然生态工法的造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构件,包括:筒状联结段,其内部具有第一中空内孔部,筒状联结段形成数片第一弹性爪部,且该筒状联结段供穿入中空柱体的柱连接孔,以便与中空柱体联结;圆球状联结段,连接于筒状联结段的其中一端,其内部具有第二中空内孔部,该圆球状联结段形成数片第二弹性爪部,该圆球状联结段供穿入另一中空柱体侧端的贯穿孔中,以便使两中空柱体作任何方向的联结;以及,联结截圆锥,具有截圆锥部,且该截圆锥部穿入衔接构件的筒状联结段的第一中空内孔部中,迫使筒状联结段的数片第一弹性爪部向外张开,而与中空柱体的柱连接孔固结,以便该中空柱体紧固地联结。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自然生态工法的造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构件的圆球状联结段与中空柱体的贯穿孔间充填黏着剂。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自然生态工法的造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构件的筒状联结段为圆筒状。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自然生态工法的造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构件,令该圆球状联结段的直径大于中空柱体的贯穿孔的口径。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然生态工法的造景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柱体,于其外缘穿设有多个呈长条状的板连接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俊昇,未经江俊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667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