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井下切割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7325.X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17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陈为民;刘志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捷威思特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9/00 | 分类号: | E21B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张卫华 |
地址: | 100085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井下 切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井下切割器,属于切割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井下切割器是一种用于切割直径在一定范围内的大部分类型井下管材/钻杆/套管的高科技专用设备。对于目前钻杆遇卡问题,经常采用的是炸药或危险化学品,这往往由于恶劣的井况而不能实施。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井下切割器,它可由工程师对切割流程完全控制。这种可控性可确保完全准确的切割操作,而这些是使用具有危险性的化学品或炸药所无法实现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井下切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切割器套管,其上设有两组用于将井下切割器固定在油管内部的锚杆;旋转切割头,由头部和杆部一体组成,旋转切割头的杆部穿设于切割器套管中,旋转切割头的头部位于切割器套管的前端,该旋转切割头带有硬质合金刀尖;套管接箍定位器,连接在所述旋转切割头的杆部的后端;电缆头张力计,连接在所述套管接箍定位器的后端;旋转接头,连接在所述电缆头张力计的后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在切割时,井下切割器不使用炸药或危险化学品。该工具不仅具有可控性,而且具有最整齐的井下切割功能。由于切割直径始终受控,因此本产品还是这些操作的理想之选。当套筒被切透时,工程师可停止切割,以避免对位于套筒身后的材料造成损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井下切割器,包括:切割器套管,其上设有两组用于将井下切割器固定在油管内部的锚杆;旋转切割头,由头部和杆部一体组成,旋转切割头的杆部穿设于切割器套管中,旋转切割头的头部位于切割器套管的前端,该旋转切割头带有硬质合金刀尖;套管接箍定位器,连接在所述旋转切割头的杆部的后端;电缆头张力计,连接在所述套管接箍定位器的后端;旋转接头,连接在所述电缆头张力计的后端。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
如图1所示,井下切割器是一种安全型电动油管/套管/钻杆切割工具。它包括:
切割器套管7,其上设有两组用于将井下切割器固定在油管内部的锚杆4;
旋转切割头5,由头部和杆部一体组成,旋转切割头5的杆部穿设于切割器套管7中,旋转切割头5的头部位于切割器套管7的前端,该旋转切割头带有硬质合金刀尖6;
套管接箍定位器3(CCL接头),连接在切割器套管7的后端;
电缆头张力计2,连接在套管接箍定位器3的后端;
旋转接头1,连接在电缆头张力计2的后端。
切割器通过锚杆定位于所需要切割的管道内,使得切割头和管道保持同心,开启旋转切割头,使其以一定转速旋转,硬质合金刀头在进给装置带动下,将管道材料去除,达到将管道切割的效果。
套管接箍定位器3、电缆头张力计2和旋转接头1均用于帮助控制切割操作。切割器通过电缆下放到所需要切割的套管内,套管接箍定位器用来定位所需要切割的位置;电缆张力计用于测量切割器的张力;套管接箍定位器和电缆张力计共同作用,确保切割器能够进行精准切割;旋转接头的作用是在切割器在管道中下放过程中,防止电缆扭曲打弯。
本实用新型井下切割器易于选择和操作。在确认需要切割的材料之后,选择符合套管、油管或油井条件的适当型号。锚杆可在几分钟内进行更换。该工具的操作相当直观,在进行作业前操作检测之后,对其进行进一步电子检测。将该工具下放至所需深度,在作业处使用工具串CCL数据校准深度,确保所需切割的位置正确。
在将操作工具下井之前,对其进行进一步电子检测。将该工具下井至所需深度,当切割刀尖达到此深度时,工程师通过地面控制面板操作,按照预先刻度数值来控制锚杆开启大小,确保测量作用于管壁的的准确锚杆力。锚杆起到两种作用:将工具牢固在油管内部,以及在进行切割操作时扶正切割头。工程师操作开始切割,切割完成后,工程师将阻止切割头继续前行,开始将其收缩。此操作完成之后,可使锚杆松弛,并使其返回至工具体内起点。
本产品用于切割油管/套管/钻杆,在操作过程中可同时完成定位操作。此外,仪器切割准确,在切割过程中可避免多切或少切的情况出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捷威思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捷威思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732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复合润滑薄膜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快速上卸扣修井用油钻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