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重型装备整体拖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7430.3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1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明;王文元;徐相权;闫晓波;李高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3/00 | 分类号: | E21F13/0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7003***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型 装备 整体 拖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井无轨胶轮车运输物料时用到的拖运设备,具体为一种重型装备整体拖运装置。
背景技术
煤矿综采及掘进工作面设备都属于大、重型设备,如采煤机总重就达128t,综采大件设备都要在地面进行组装、调试正常完成后需拆卸后方可入井。但由于井下环境条件恶劣,而且进口采煤机和掘进机中间机身的电气及液压系统组装技术要求极高,有些重型部件根本不可能在井下组装完成,稍有不慎就会使组装后的采、掘机留下很大的运行安全隐患。煤矿下运输设备最常见的是铲车,但往往采煤机和掘进机机身又长、设备又重、10多米长70~80t重的机身光靠铲车的运输能力,完全不可能将其整体运输入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一般井下运输大、重型设备的运输能力不足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重型装备整体拖运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重型装备整体拖运装置,包括两侧的两根梁架,梁架上固定有顶板,顶板与梁架之间设有若干交错的加强筋板,顶板下表面两端位置分别设有一个转盘,所述转盘由可相对转动的上盘体、下盘体以及上盘体和下盘体之间的滚珠或滚柱构成,转盘的上盘体与在顶板下表面连接,转盘的下盘体下表面连接有托板。使用时,使用两个铲车支撑住重型装备整体拖运装置两端下方的托板,所需拖运的设备置于顶板上,铲车在运输过程中在巷道内拐弯时,转盘可以根据弯角自由调整旋转角度,使得两个铲车与重型装备整体拖运装置形成合适的角度,顺利通过巷道拐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利用特殊的转盘及加强受力结构,实现了矿井下大、重型设备的整体运输。本实用新型缩短了矿井综采工作面的井下组装设备的时间,避免了因井下组装所带来的后续设备运行的安全隐患,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由于井下条件差的原因,井下组装要比直接运输机身入井要多5天时间,既耽误工作面的正常投产,又消耗了人力、物力。计算装运工作工人和设备投资,此5天的工人按10人、三班倒计算,总共最低工资预算为45000元,加上物品、工具的预算,可直接节约资金50000元左右;计算综采工作面的产量,工作面按日产3万吨煤,煤价按600元/吨计算,5天直接增加收益为9000万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底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梁架,2-托板,3-转盘,4-加强筋板,5-顶板。
具体实施方式
重型装备整体拖运装置,包括两侧的两根梁架1, 梁架1上固定有顶板5,顶板5与梁架1之间设有若干交错的加强筋板4,顶板5下表面两端位置分别设有一个转盘3,所述转盘3由可相对转动的上盘体、下盘体以及上盘体和下盘体之间的滚珠或滚柱构成,转盘3的上盘体与在顶板5下表面连接,转盘3的下盘体下表面连接有托板2。
具体实施过程中,顶板5选用优质高强度钢板。梁架1与顶板5的固定方式为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74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