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田过热注汽锅炉掺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7876.6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98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斌;贡军民;林森明;周建平;潘立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新疆石油管理局工程技术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7/00 | 分类号: | F22B37/00 |
代理公司: | 乌鲁木齐合纵专利商标事务所 65105 | 代理人: | 汤建武;周星莹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田 过热 汽锅 炉掺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热注汽锅炉蒸汽掺混装置技术领域,是一种油田过热注汽锅炉掺混装置。
背景技术
油田过热注汽锅炉辐射段产生的湿饱和蒸汽经过汽水分离器的分离后,产生干蒸汽和约300℃的高含盐饱和水,如果将高含盐饱和水直接排放,将造成每天约100吨的水及大量热能的损失,并对周围环境会造成严重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田过热注汽锅炉掺混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高含盐饱和水直接排放造成热能损失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油田过热注汽锅炉掺混装置,包括掺混内管、掺混外管和雾化管;掺混内管的外径小于掺混外管的内径,掺混内管固定安装在掺混外管的内腔中,掺混内管与掺混外管之间形成环形的管体空腔,掺混外管的右部上固定安装有雾化管管座,雾化管固定安装在雾化管管座内部空腔中且下部位于掺混内管内部,雾化管的下端左侧有至少一排雾化孔。
下面是对上述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上述雾化管管座的上端内壁上可有环形凹台,雾化管的顶部固定有环形凸台,雾化管顶部的环形凸台固定安装在雾化管管座的上端内壁的环形凹台内。
上述掺混内管两端与掺混外管之间固定安装有垫环。
上述雾化管的外径小于雾化管管座的内径,雾化管管座与雾化管之间形成与管体空腔相通的环形空腔。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而紧凑,使用方便,通过完全雾化的高含盐饱和水与过热蒸汽混合,产生的蒸汽,其能满足油田生产要求的蒸汽,达到节能降耗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附图1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编码分别为:1为掺混内管,2为掺混外管,3为管体空腔,4为垫环,5为雾化管管座,6为雾化管,7为环形空腔,8为雾化孔,9为环形凹台,10为环形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1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前、后、上、下、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附图1、2所示,该油田过热注汽锅炉掺混装置包括掺混内管1、掺混外管2和雾化管6;掺混内管1的外径小于掺混外管2的内径,掺混内管1固定安装在掺混外管2的内腔中,掺混内管1与掺混外管2之间形成环形的管体空腔3,掺混外筒2的右部上固定安装有雾化管管座5,雾化管6固定安装在雾化管管座5内部空腔中且下部位于掺混内管1内部,雾化管6的下端左侧有至少一排雾化孔8。掺混内管1选用壁厚较薄的钢管,因为通过内管的过热蒸汽温度约500℃,而从雾化管6小孔喷出的高含盐饱和水温度约300℃,温差较大,选用壁厚较薄的钢管作为掺混内管1,可较好地适应从雾化管6的小孔喷出的高含盐饱和水所造成的附近掺混内管1管壁局部温度陡降而引起的应力变化,避免产生裂纹,延长掺混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掺混外管2和掺混内管1之间的管体空腔3内的空气可产生良好的绝热效果,有效降低掺混装置的散热损失,雾化管6朝蒸汽的出口端钻有多排雾化孔8,雾化孔8的位置及直径必须满足高含盐饱和水在喷出时保持完全雾化状态。
可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油田过热注汽锅炉掺混装置作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
如附图1、2所示,雾化管管座5的上端内壁上有环形凹台9,雾化管6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环形凸台10,雾化管6顶部的环形凸台10固定安装在雾化管管座5的上端内壁的环形凹台9内。环形凹台9与环形凸台10更加可靠将雾化管6安装在雾化管管座5内部。
如附图1、2所示,根据需要,掺混内管1两端与掺混外管2之间固定安装有垫环4。
如附图1、2所示,雾化管6的外径小于雾化管管座5的内径,雾化管管座5与雾化管6之间形成与管体空腔3相通的环形空腔7。雾化管管座5与雾化管6之间形成与管体空腔3相通的环形空腔7可减小散热损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新疆石油管理局工程技术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新疆石油管理局工程技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78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
- 下一篇:锅筒尾部带有受热面的节能蒸汽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