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静压轴流风机横向出风横流式冷却塔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7953.8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01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24 |
发明(设计)人: | 招国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菱和水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C1/00 | 分类号: | F28C1/00;F28F25/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胡坚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压 轴流 风机 横向 出风横流式 冷却塔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塔设计,尤其是涉及进出风阻力较大的室内冷却塔的设计与应用。
背景技术
冷却塔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热力设备,其作用是通过热、质交换将高温冷却水的热量散入大气,从而降低冷却水的温度,其冷却作用主要是靠冷热两股流体在塔内混合接触,借助两股流体间的水蒸汽分压力差使热流体部分蒸发并自身冷却。热水自主机房通过水泵以一定的压力经过管道将循环水压至冷却塔的洒水系统内,通过布水装置上的小孔将水均匀地播洒在填料上面;干燥的低焓值的空气在风机的作用下由入风网进入塔内,热水流经填料表面时形成水膜和空气进行热交换,高湿度高焓值的热风从侧面抽出,冷却水汇集于底盆内,经出水管流入主机。
由冷却塔工作原理可知,只有让足够的空气进入冷却塔内才能让热水与空气热交换充分,以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
目前常见的冷却塔均只采用普通的轴流风机,参照图5和图6。外部空气从进风面1进入冷却塔,从出风面2离开冷却塔;热水从进水口3进入冷却塔,从出水口4离开冷却塔;期间,空气与水在填料5发生热交换,从而实现散热效果。
由于常见的冷却塔采用的是普通轴流风机,其能提供的余压较小,若冷却塔安装于室内使用,则会因室内静压阻力较大,而导致进风量严重不足,最终造成冷却塔散热性能较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冷却塔应用在进出风阻力较大的场合(特别是在室内使用时)进风量严重不足,散热性能较差的技术缺陷,而提出一种能在静压阻力相对较高的室内使用的高静压轴流风机横向出风横流式冷却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高静压轴流风机横向出风横流式冷却塔,包括有一个冷却塔主体,所述的冷却塔主体上设有进风面、出风面、进水口、出水口以及设于冷却塔主体内部的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风面上设有高静压轴流风机;所述的高静压轴流风机包括有风筒,设于风筒内的叶片,固定叶片的轮毂,以及设于风筒内与轮毂同轴直接驱动叶片的电机。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改进技术方案包括有:所述的高静压轴流风机的叶片数量为6片或6片以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冷却塔采用高静压轴流风机,其既能保证进风量要求,又能提供较多的余压。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确保了冷却塔能在室内静压阻力较大的情况下正常运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高静压轴流风机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现有冷却塔横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现有冷却塔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进风面;2:出风面;3:进水口;4:出水口;5:填料;6:普通轴流风机;7:高静压轴流风机;8:轮毂;9:叶片;10:电机;11:风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优选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参考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有一个冷却塔主体,所述的冷却塔主体上设有进风面1、出风面2、进水口3、出水口4以及设于冷却塔主体内部的填料5;在所述的出风面1上设有高静压轴流风机7;所述的高静压轴流风机7是指静压值至少在250Pa以上的轴流风机。
参考图4,所述的高静压轴流风机7包括有风筒11,设于风筒11内的6片或更多的叶片9,固定叶片9的轮毂8,以及设于风筒11内与轮毂8同轴直接驱动叶片9的电机10。
参考图1、图2和图3,热水从进水口3流入冷却塔主体内,从出水口4离开冷却塔主体。空气经过进风面1进入冷却塔主体,在填料5中与热水进行热交换,再经过出风面2离开冷却塔主体。由于冷却塔安装于室内,空气在进入冷却塔主体之前和离开冷却塔主体之后均需要克服较大的阻力。例如,空气可能要经过进风百叶窗之后才能进入冷却塔,要经过消声器以及后续的一些管道才能最终排出室外。再加上在冷却塔主体内部的阻力,整个过程静压阻力较大。而此类高静压轴流风机7本身结构决定其能在保证进风量的同时提供较大的余压,能顺利克服上述的各种静压阻力,最终保证了较好的散热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菱和水塔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菱和水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795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除静电的送经辊附加装置
- 下一篇:圆织机梭子运行轨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