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动车钥匙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8605.2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508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26 |
发明(设计)人: | 申熙钟;武占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19/02 | 分类号: | E05B1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陈忠辉 |
地址: | 215021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动车 钥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钥匙结构,尤其是一种用于机动车钥匙的外壳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钥匙是人们用于开锁的工具,机动车钥匙则是专门用于开启车门并点火发动车辆的工具。为提高机动车要是的便携性能,生产设计者常采用各种结构将钥匙本体收纳在钥匙柄之中。比较普遍的结构形式是,钥匙本体沿特定的转轴旋转,非驾驶时,钥匙本体回转收纳在钥匙柄的预设容槽之中,而在驾驶时,只需按压按钮,使钥匙本体从容槽中弹出,便可插置于机动车匙孔。该种机动车钥匙因其易于收纳钥匙本体而性能出众、造型别致而多变,精巧且美观,故被广泛应用于各类中高档机动车之中。
但是目前传统的机动车钥匙的匙柄部分材质多为塑料,且原有的卡扣凸条呈连续状,如为采用具盖合紧密型的特殊接触面形状,则在生产时退模不便;反之又影响产品的组装性能,而使匙柄的联接松弛,导致匙柄部分分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机动车钥匙,以改善壳间的卡扣结构,解决折叠钥匙易于生产和装接紧固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机动车钥匙,包括钥匙本体及钥匙柄,所述钥匙柄由相互扣合的上壳体和下壳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体与上壳体相对接的外环表面设有两种以上接触面外形的凸扣且间隔排列,所述接触面外形至少为弧形曲面、斜坡面或直面,且所述上壳体设有位置、形状、数量上与所述凸扣对应匹配的扣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两种以上接触面外形的凸扣呈分段状间隔排列,且各段凸扣的长度一致或相参差;此外,所述下壳体的外环表面仅在相背的两直边外侧设有凸扣。
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突出效果表现为:该机动车钥匙通过引入两种以上接触面外形的凸扣及其匹配的扣槽作为上、下壳体间紧密组装的关键结构,不仅大大提高了钥匙出模生产效率及良率,同时匙柄联接部分的紧固性也得到了有效增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钥匙柄的结构爆炸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下壳体翻转180度后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一种凸扣与对应扣槽接合的截面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另一种凸扣与对应扣槽接合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动车钥匙,其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钥匙本体及钥匙柄,其中钥匙本体未予图示,钥匙柄由相互扣合的上壳体1和下壳体2组成,且下壳体2与上壳体1相对接的外环表面设有两种以上接触面外形的凸扣,并且这些凸扣呈间隔排列。
具体来看,在下壳体2的外环表面设有多组接触面外形呈直面的凸扣31及接触面外形呈弧形曲面的凸扣32,且该些凸扣仅设在下壳体的外环表面相背的两直边外侧。同时,在上壳体1上设有位置、形状、数量上与该些凸扣对应匹配的扣槽41、42。该两种接触面外形的凸扣呈分段状间隔排列,且各段凸扣的长度可以等长一致,也可以互不相同呈长度参差。作为优化方案,该凸扣的接触面外形还可以呈多边形,上述实施例中选用弧形曲面和直面,但绝不仅限于此。
安装时,将设在下壳体2上的两组凸扣与设在上壳体1上的与之相配套的扣槽扣合,使其紧密联接即可。联接后的效果如图3和图4所示,图3对应的是凸扣31(直面接触面)的卡接示意;而图4对应的是凸扣32(弧形曲面接触面)的卡接示意。
本实用新型所作之改进,机动车钥匙通过引入两种以上接触面外形的凸扣及其匹配的扣槽作为上、下壳体间紧密组装的关键结构,不仅大大提高了钥匙出模生产效率及良率,同时匙柄联接部分的紧固性也得到了有效增强。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86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组合式高压油泵连接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终端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