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69663.7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88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0-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华;金宝俊;丁绪坤;胡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力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章蔚强 |
地址: | 20000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充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动汽车领域的电动汽车充电桩。
背景技术
电动汽车以电代油,能够实现“零排放”,噪音低,是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以电动汽车为代表的新一代节能与环保汽车是我国乃至全球必然发展的趋势,这一点已经成已经成为普遍共识。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是电动汽车发展的基础。推广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充电桩设施将为促进电动汽车普及,推动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鉴于前期研发的充电桩都是一车一终端方式,实施成本较高,占地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其在一台充电桩上设置多个充电接口,实现多车一终端,使充电桩的实施成本显著降低。
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所述充电桩包括:动力线端子排、控制信号线端子排以及至少两路与所述动力线端子排连接的充电线路,每路所述充电线路包括:通过动力线依次串联的漏电保护电路、过流保护电路、电表、输出控制系统和充电接口;各所述充电线路上的所述电表通过一路通信总线与所述控制信号线端子排连接,各所述充电线路上的所述输出控制系统通过两路通信总线与所述控制信号线端子排连接,各所述充电线路上的所述充电接口分别通过一路通信总线与所述控制信号线端子排连接。
进一步的,每路所述充电线路上还包括:与所述漏电保电路并联的雷 击保护电路。
进一步的,每路所述充电线路上还配备状态指示灯,所述状态指示灯由所述输出控制系统控制。
进一步的,所述电表是单向智能电表、所述输出控制系统上配备了交流接触器。
进一步的,所述充电接口配备一个接触器,并采用了三孔插座。
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的技术方案,即在在每个充电桩上设置至少量个充电接口,每个充电接口的控制都是独立的。其技术效果是: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实施成本大幅降低,占地减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为了能更好地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地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包括动力线端子排1、控制信号线端子排2以及分别通过动力线分别与所述动力线端子排1连接起来的两路充电线路3。每路所述充电线路3包括通过动力线依次串联的漏电保护电路31、过流保护电路32、电表33、输出控制系统34和充电接口35;此外,所述充电线路3上还包雷击保护电路36和状态指示灯37。所述雷击保护电路36与所述漏电保护电路31并联,用于进一步提高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安全性。所述状态指示灯37是由输出控制系统34控制的,当所述充电接口35处于待机状态时,即没有车进行充电时,所述状态指示灯37保持开启状态,当所述充电接口35处于工作状态,即有车进行充电时,所述状态指示灯37闪烁,当充电接口35故障时,状态指示灯熄灭,以便于用户进行识别。图1中,所述动力线用粗实线表示的。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漏电保护电路31的规格为30mA RCD,所述过流保护电路32的规格为32A空开;所述状态指示灯37的规格为 DC24V。
在所述充电线路3上,所述动力线采用的是用三芯六方电缆线,其原因在于所述动力线端子排1是通过六芯六方电缆线连接电网或者进线柜的。所述电动汽车充电桩上有两条充电线路,因此每条充电线路3分配得到一条三芯六方电缆线作为动力线。
所述电表33采用的是智能单向电表,并可以通过统计充电时所消耗电量付费的依据。目前此项技术非常成熟,因此所述电表33还可采用分时电价的方式对电表实行收费管理,两路所述充电线路3上的所述电表33上是通过一路通信总线与所述控制信号线端子排2连接的,该通信总线是一方屏蔽双绞线,所述控制信号线端子排2通过该通信总线对所述电表33进行信号采集,完成对充电过程中用电量的统计和计费的控制。该通信总线与所述电表33和所述控制信号线端子排2之间的接口均为RS485接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力通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力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696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