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旋复合漆包绞线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70842.2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227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发明(设计)人: | 董建义;董林萍;丁银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伟峰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18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126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旋 复合 漆包绞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漆包绞线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螺旋复合漆包绞线。
背景技术
普通的漆包绞线是由两根以上的漆包单线绞合而成的,与漆包单线相比其提高了表面积,而且磁场分布较均匀,集肤效应小,高频等效电阻较低,涡流小,温升低,传输特性好,抗电晕能力和高频电压承载能力较强,因此广泛的运用于普通电机、变压器、电器、仪表中绕组、线圈的制作。
在导线中通入高频交变电压时,导线可以作为天线向四周辐射高频电磁波。通过这一原理,可以用漆包线绕制电动机或发电机线圈,或制造电磁铁等设备。普通的电磁线采用绝缘漆或绝缘橡胶作为绝缘和保护层,具有强度不高,无法耐受高温,以及电磁波透射损耗过大等问题。因此常规的漆包线难以生产工作在高温,散热不良等恶劣情况下的电机、发电机和电磁铁。且这些设备的线圈通过漆包线绕制而成,而漆包线绝缘层机械强度非常有限,所以难以在线圈内承受重载电磁力,这与高电流时线圈发热过多易烧毁绝缘漆一样,限制了小型电机和发电机输出功率的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的漆包绞线采用绝缘漆或绝缘橡胶作为绝缘和保护层,具有强度不高,无法耐受高温,以及电磁波透射损耗过大等问题,提供一种螺旋复合漆包绞线。
本实用新型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螺旋复合漆包绞线,所述漆包绞线由至少两根漆包单线绞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漆包单线包括圆铜线,圆铜线表面设有磷酸铬-玻璃纤维包覆层。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磷酸铬-玻璃纤维包覆层的厚度为圆铜线直径的3%-10%,磷酸铬-玻璃纤维包覆层厚度随圆铜线直径的增大而减小。
根据实际的需要,所述至少两根漆包单线采用顺时针方向绞合或者逆时针方向绞合。
本实用新型螺旋复合漆包绞线,通过采用磷酸铬-玻璃纤维包覆层作为透波材料和保护层,透波材料在10^3~10^10Hz范围内的电磁辐射透射损耗角正切tanδ<0.0005,且具备良好的强度,在400摄氏度下抗弯强度达100MPa,抗拉强度达95MPa,显著提高了复合漆包绞线的强度。本实用新型可广泛用于大功率电动机或发电机的耐高温线圈,尤其适合在恶劣和散热不良的条件下稳定工作,并可提升线圈磁场强度和线圈的机械强度,从而提高电机、发电机或电磁铁的输出功率和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漆包绞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漆包单线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对于任何的漆包绞线,其均是由至少两根漆包单线1绕绞合成的,本实用新型的包含直焊性聚氨酯漆包圆铜线的漆包绞线也不例外,根据实际需要,本实用新型的漆包单线1可以采用顺时针方向(S向)绞合,也可以采用逆时针方向(Z向)绞合,由于不管采用那种方式绞合,截面结构均是相同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对绞合方式也是熟知的,此处不再累述。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的漆包单线1由圆铜线11和包覆在圆铜线11表面的磷酸铬-玻璃纤维包覆层12构成,这样磷酸铬-玻璃纤维包覆层12在作为保护层的同时,起到滤波层的作用,磷酸铬-玻璃纤维透波材料在10^3~10^10Hz范围内的电磁辐射透射损耗角正切tanδ<0.0005,且具备良好的强度,在400摄氏度下抗弯强度达100MPa,抗拉强度达95MPa,显著提高了复合漆包绞线的强度。
直焊性聚氨酯漆膜厚度不能太小,否则会降低耐压,增加漆包单线1单位长度的针孔数,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磷酸铬-玻璃纤维包覆层12的厚度为圆铜线11直径的3%-10%,并且磷酸铬-玻璃纤维包覆层12厚度随圆铜线11直径的增大而减小。这样,即满足了耐压和单位长度针孔数的要求,又不会因为漆膜厚度偏大而增加生产成本,并且使得漆包绞线完成后的外径不会过大。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伟峰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伟峰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08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