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绕线机用的可调节绕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70906.9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555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2-11-28 |
发明(设计)人: | 吴兆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兆超 |
主分类号: | B21F3/00 | 分类号: | B21F3/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中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3 | 代理人: | 薛家驹;白永才 |
地址: | 528322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绕线机用 调节 线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绕线机的部件,特别涉及一种绕线机用的可调节绕线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制造风扇罩或其它圆形网罩的横截面为半圆框的金属支架的绕金属线都是采用人手操作,将大大小小的金属线绕成金属圈焊接于金属支架上,这样就浪费了大量的人力资源,而且效率低下,在当代经济飞速发展和机械自动化发达的时代,显然手工操作的方式越来越达不到生产上的需要,必将要被淘汰。然而,市场出现代替手工操作的较高效率的自动化的绕线机,在绕线机上安装有绕线臂,通过绕线臂将金属线自动绕制于处于绕线模上的金属支架上。可是,该结构的绕线机的绕线臂安装角度只能按照单一规格的金属支架外边缘的弧度,不能调节,使用单一,操作不灵活,若要生产另一个规格的风扇罩或其它圆形网罩时,需要重新更换配套适合该产品圆弧度的绕线臂,提高制造成本与降低生产效率,同样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根据金属支架圆弧度进行调节、使用灵活多样化、操作简单、降低成本又提高生产效率的绕线机用的可调节绕线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绕线机用的可调节绕线装置,包括机架和设置于机架上的驱动装置、机械手和绕线模,绕线模与机械手的连杆分别与驱动装置连接,机械手处于绕线模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手上设有多方位调节的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一端与机械手适配连接,调节装置另一端与驱动装置固定连接,机械手通过调节装置调节沿着绕线模圆弧边缘的中央向外移动。
所述调节装置包括水平横调节件、水平纵调节件以及竖向调节件,所述机械手适配安装于水平纵调节件上,水平纵调节件适配安装于水平横向调节件上,水平横向调节件适配安装于竖向调节件上,竖向调节件固定安装于驱动装置上。
所述水平横调节件设有横向夹紧件与横向连接杆,水平纵调节件设有纵向夹紧件与纵向连接杆,竖向调节件设有竖向夹紧件与竖向连接杆。
所述纵向夹紧件夹紧机械手的连杆,纵向连接杆套于横向夹紧件上,横向连接杆套于竖向夹紧件上,竖向连接杆固定连接于驱动装置上。
所述纵向夹紧件、横向夹紧件以及竖向夹紧件分别通过紧固件锁紧机械手的连杆、纵向连接杆以及横向连接杆。
所述竖向连接杆通过焊接固定于驱动装置。
所述横向夹紧件与横向连接杆、纵向夹紧件与纵向连接杆、竖向夹紧件与竖向连接杆分别为一体化设置。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技术中绕线机用的可调节绕线装置进行改进,通过增设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分别与机械手、驱动装置结构配合,使机械手在调节装置的作用下,机械手适配不同规格的横截面为半圆的金属支架,使用灵活又多样化,且机械手通过驱动装置的驱动沿着安装有金属支架的绕线模的外边缘移动并将金属线绕制于绕线模上,实现自动化操作,简单方便,有效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投入,有利于企业有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根据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绕线机用的可调节绕线装置,针对制造风扇罩或其它圆形网罩所使用的,其包括机架1、设置于机架1上的驱动装置2、机械手3和绕线模4,绕线模4与机械手3的连杆分别与驱动装置2连接,机械手3处于绕线模4的上方。由于,制造风扇罩或其它圆形网罩的金属支架的横截面为半圆框体,绕线模4适配金属支架同样制造为半圆框体,金属支架安装于绕线模4上。本实用新型的机械手3为了为紧贴绕线模4的外边缘移动,将机械手3的金属线固定于绕线模4上,该机械手3上设有多方位调节的调节装置5,调节装置5一端与机械手3适配连接,调节装置5另一端与驱动装置2固定连接。机械手3与调节装置5适配安装后,调节调节装置5,将机械手3与绕线模4的外边缘的圆弧度一致,实现机械手3紧贴绕线模4的外边缘,并通过驱动装置2驱动沿着绕线模4的外边缘运行而将金属线固定于绕线模4上,适合制造不同规格的产品,避免重新配套更换机械手3,使用灵活,操作方便,降低制造成本,如图1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兆超,未经吴兆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09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LED风铃灯
- 下一篇:一种石墨条托架成型脱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