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蓄电池模块升压成组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70978.3 | 申请日: | 2011-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42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耿直 | 申请(专利权)人: | 耿直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金***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模块 升压 成组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蓄电池模块升压成组控制器,属于蓄电池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蓄电池成组方式中,为满足负载电压的要求,都是采用对单体蓄电池及蓄电池模块串联升压的方式予以组合,由于蓄电池目前的生产技术及工艺的限制,造成各个单体蓄电池的技术指标一致性较差,因此串联成组后单体蓄电池及蓄电池模块在充放电过程中相互影响,使得串联电池组中的部分电池容易过充电或过放电,造成蓄电池组的工作寿命远小于单体蓄电池及蓄电池模块的工作寿命,这在锂离子电池的应用中较为普遍;在现有的技术及解决方案中,都是采用对串联成组中的各个单体蓄电池的两极上并联一个均衡及测控支路,在微处理器及测控支路的监测控制下使得串联中的单体蓄电池的对外特性趋于一致,从而提高串联蓄电池组的寿命;这样做的缺陷是:均衡及测控支路的有效工作范围有限,因此当单体蓄电池的指标差别及变化过大时仍然会影响到整个串联蓄电池组的寿命,如果直接对单体电池进行独立升压后予以成组,由于单体电池的电压较低,直接采用电子技术予以升压会造成输出电能效率降低的后果。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原因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蓄电池模块升压成组控制器,采用多个由单体蓄电池组成蓄电池模块,然后对各个蓄电池模块独立采用电子技术升压达到负载所需的电压指标,对升压后的输出电流予以合并输出的成组方法,使得各个蓄电池模块能够相互隔离及独立工作,能够避免各个蓄电池模块在成组后的相互影响,提高蓄电池组寿命,且具有实施方便的特点。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介绍一种蓄电池模块升压成组控制器,含有多个由单体蓄电池所构成的蓄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有一个超级电容、多个蓄电池模块充电及放电升压控制器、一个蓄电池组监控器,每一个蓄电池模块的电流输入输出端与一个蓄电池模块充电及放电升压控制器的低压输入输出端相连接,每一个蓄电池模块充电及放电升压控制器的升压直流输出端都与超级电容相连接,每一个蓄电池模块充电及放电升压控制器中有一个放电开关限流调压器、一个充电开关限流调压器、一个DC-DC电源变换器、一个单体蓄电池监测器、一个蓄电池模块监测器、一个脉冲变压器、一个整流器、一个输出电源滤波器、一个温度调节器、一个蓄电池模块充电及温度调节控制器、一个蓄电池模块充放电控制器、一个微处理器,每一个放电开关限流调压器中有一个放电开关、一个限流器、一个调压器,每一个充电开关限流调压器中有多个充电开关、多个限流器、多个调压器, 每一个充电开关限流调压器具有对多个单体蓄电池进行独立充电的功能,蓄电池模块监测器中有一个温度传感器、一个电压传感器和一个电流传感器,每一个单体蓄电池监测器中有多个温度传感器、多个电压传感器和多个电流传感器,每一个单体蓄电池监测器具有对多个单体蓄电池进行数据采集的功能,放电开关限流调压器的输入端与蓄电池模块的电流输入输出端相连接,放电开关限流调压器的输出端与脉冲变压器的低压输入端相连接,脉冲变压器的升压输出端与整流器交流输入端相连接,整流器的直流输出端与电源滤波器的输入端相连接,电源滤波器的输出端与超级电容相连接后与负载相连接,每一个充电开关限流调压器的各个充电输出端都分别与同一蓄电池模块中的各个单体蓄电池的输入输出端相连接,充电开关限流调压器的充电电流输入端与蓄电池模块充电及温度调节控制器的充电输出端相连接,蓄电池模块充电及温度调节控制器的充电输入端与充电电源的输出端相连接,蓄电池模块充电及温度调节控制器的温度调节电流输出端与温度调节器的工作电流输入端相连接,放电开关限流调压器、充电开关限流调压器、蓄电池模块充电及温度调节控制器、单体蓄电池监测器、蓄电池模块监测器的工作状态及控制端分别与蓄电池模块充放电控制器的部分输入输出端相连接,蓄电池模块充放电控制器的工作控制输入输出端分别与微处理器的工作输入输出端相连接,DC-DC电源变换器的输入端与电源滤波器的输出端相连接,DC-DC电源变换器的电流输出端与蓄电池模块充放电控制器、单体蓄电池监测器、蓄电池模块监测器、微处理器的电源输入端相连接,各个微处理器的部分工作输入输出端分别与蓄电池组监控器、单体蓄电池监测器、蓄电池模块监测器的工作输入输出端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耿直,未经耿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097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信领域混合供电管理装置
- 下一篇:组合一体化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