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动汽车用加热系统的空气泵电源安全控制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120571379.3 | 申请日: | 2011-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4432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19 |
发明(设计)人: | 张雪松;宋长加;袁寅;周汉清;裴会新;卿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湖南大学机械装备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 |
代理公司: | 常州佰业腾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1 | 代理人: | 金辉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加热 系统 气泵 电源 安全 控制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用加热系统的空气泵电源安全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电动汽车逐渐开始普及,人们对电动汽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汽车的舒适度,尤其是在寒冷的气候下,使汽车内在启动前达到理想的温度,电动汽车上一般都设置有燃油辅助加热系统,其中,燃油辅助加热系统包括有空气泵以及空气泵的电源安全控制电路。空气泵电源开关的通断,有的是通过直接的开关通断来实现,但直接的开关控制不能保证每次都无误的进行。有的是通过微控制单元(MCU)发出的信号来进行控制的,但由于存在干扰,目前现有的微控制单元(MCU)发出的开启信号也会得不到响应或者产生误响应,并且只是发出信号,没有接收空气泵的反馈信息,无法对其运行进行监控。
另外,由于空气泵属于功率型的器件,内部含有电动机,当电动机的启动和停止的时候,会产生很大的电流、电压噪声,可能会对微控制单元(MCU)产生强干扰,甚至损坏加热系统的控制电路,更严重者可能损坏其他的敏感的车载电子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用加热系统的空气泵电源安全控制电路。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动汽车用加热系统的空气泵电源安全控制电路,具有微控制单元,还具有依次串联连接的第一开关控制电路,第二开关控制电路和抗干扰电路,其中,第一开关控制电路与微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抗干扰电路与空气泵电源连接,空气泵电源还通过分压滤波电路与微控制单元的反馈信号输入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通过设置第一开关控制电路和第二开关控制电路,两重开关控制,再通过抗干扰电路隔离干扰噪声,确保空气泵电源的准确打开和关闭。并 且通过设置的分压滤波电路,将空气泵电源的信息反馈回微控制单元,实现了对空气泵的监控,有效地提高了控制质量,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有效地保护了微控制单元和其他敏感的车载产品。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动汽车用加热系统的空气泵电源安全控制电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本实用新型的电动汽车用加热系统的空气泵电源安全控制电路,具有微控制单元1,依次串联连接的第一开关控制电路2,第二开关控制电路3和抗干扰电路4,其中,第一开关控制电路2与微控制单元1的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抗干扰电路4与空气泵电源5连接,空气泵电源5还通过分压滤波电路6与微控制单元1的反馈信号输入端连接。其中,所述的第二开关控制电路3主要起着线性电流限制和过电压保护的作用,能有效稳压,防浪涌电流,降低噪音等。第一开关控制电路2同时起到隔离第二开关控制电路3的作用,保护了微控制单元1和其他车载电子产品。
微控制单元1发出开启的控制信号,第一开关控制电路2接到控制信号后进行判断,符合条件则接通第一开关控制电路2,然后再由第二开关控制电路3对控制信号进行判断,符合条件则接通第二开关控制电路3,然后控制信号通过抗干扰电路4后,控制空气泵电源接通。同时,空气泵电源接通的反馈信号通过分压滤波电路6返回微控制单元1,由微控制单元1进行判断,监控空气泵电源的情况,并且可以参考加热系统中供油量的大小,合理调整空气泵的空气流量,使燃油燃烧充分。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湖南大学机械装备研究院,未经常州湖南大学机械装备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5713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